本报讯(记者 李贾)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市气象局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芜湖市气象现代化综合得分位列全省第二名,已完成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
气象现代化首先体现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方面。目前,芜湖市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气象灾害防御职能纳入乡镇权责清单,气象与农业、林业、水务、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得到强化,气象在防汛抗旱指挥中“消息树、发令枪”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截至10月底,共建有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站62个,乡镇气象综合信息站39个,气象预警显示屏272块,气象预警大喇叭182个,气象信息员1710名,3个乡镇先后被中国气象局评定为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
气象基础业务也同步得到显著发展。试点以来,共投资近6000万元,完成5个气象现代化重点项目建设。截至10月底,全市共建成5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20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个水汽观测站、4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7个农田小气候观测仪、60个交通气象观测站、1部固定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1部车载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初步构建起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系统,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平均间距提高至6公里,实现全市乡镇气象灾害监测全覆盖。建立了短期天气预报精细化到县、气象要素预报和气象灾害监测与短临预报预警精细化到乡镇的实时业务系统。天气预报24小时空间分辨率精细到乡镇,时间精细到6小时,复杂天气精细化到3小时;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7.6%。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13个部门的互联互通。
公共气象服务开展方面,2013年高清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投入运行,每天在市及各县电视台、1000余台公交移动电视、公共及人员密集场所的260个电视终端、门户网站进行视频播放。成立了市、县农业气象中心,开展“点对点”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农事气象短信用户已达8000多户,服务对象涵盖了全市1906名种粮大户、415名畜禽养殖大户、460名水产养殖大户、325名农机大户、129家特色农业企业及2000多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全市建有14个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10架移动式人影火箭车和6个人影炮弹防爆柜,共有人影作业炮手26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市第四届文明街道、第七届文明社区、第六届文明村镇、第十二届文明单位标兵及第十六届文明单位拟表彰名单,从当日起至本月30日进行公示,具体名单可查阅芜湖文明网(http://ahwh.wenming.cn/)相...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