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将老年人比喻为“夕阳”。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那句千古名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尽管老年人生活已是“近黄昏”的夕阳,但也应辉映出耀眼的光彩,这是退休后我最深的体会。
不少老同志退休后患有“退休综合症”,生活开始走向消极,或者片面地认为“退休退休,万事该休”。其实,大可不要。人生无处不出彩,生活处处应闪光。我退休后的生活或许能给部分老年人一点小小的启发。
退休,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也是新生活的开始。我曾任两个协会——芜湖市作家协会和芜湖市摄影家协会的秘书长,这两个协会都是会员多、活动多,单两个协会的事务性工作就忙得不可开交。作协要出书、编书、征文、研讨等,摄协要影展、影赛、采风、交流等,有时两个协会工作交叉在一起,真恨不得能有分身术。
如今,这一页翻了过去。轻松、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已是我生活的全部。
退休后首先学会的是上网。宛若打开一扇窗,眼前豁然开朗。世界风云,社会万象,一切尽收眼底,确让人眼界大开,知识大增。尤其通过网络结识了一批新朋友,交流畅谈,采风聚会,生活依然丰富多彩。于我而言,这是一片全新的领域。网友将自己写的文章及拍摄的作品发到网上,与网友分享并交流。足不出户,每晚在网上浏览与评论,评头论足,点赞吐槽,煞是热闹。我先是在一家“半亩园”网站上注册。后芜湖市一批摄影家顺应旅游热与摄影热的发展,发起成立芜湖市旅游摄影协会,一致推选我任秘书长。于是,摘掉的两顶“帽子”重又捡起一顶。好在没有具体任务,轻车熟路,同大家一起玩,于我也是发挥点余热。
不久,芜湖市旅游摄影协会也建立网站。站名颇有诗意“柳春园”。柳暗花明,春色满园。从此,写作、摄影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平台与园地。时不时再组织网友外出采风,聚会,旅游旅游,闲暇无事上“柳春园”逛逛,也不失是退休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现在又热衷微信,每天更是不断翻阅,不停交流。
爱上摄影也就爱上旅游,近年我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名山大川,高原峡谷,古镇老街,都留过我的身影。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爱上摄影爱上旅游,当然是遵循古话“行万里路”,不过也紧跟时代“我想看世界”。其实,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保持一颗依然年轻的心,是我爱上摄影爱上旅游的真正缘由。
生活一旦进入自己喜爱的方式,并逐渐形成规律,人就身心愉悦,也就是说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这对身体,对写作都不无裨益。
我从小喜爱读书。儿时家境贫困,连饭都吃不饱,偏偏我穷生富相,喜爱读书,家无一册全靠借。书读多了,自然想入非非,也试着写起文章。纯粹是爱好,从没想过要当作家。但没想到,写作却改变了我的命运。经过刻苦努力与奋斗,我从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逐步成长为专业的文学工作者。
能做自己喜爱的工作,的确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各种文学表现形式中,我偏爱散文,它自由、灵活,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我写散文,尊重生活,注重情感。一个是“真”,一个是“情”。“生活即文章,文章即情感。”这是我多年的创作体会与总结。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是我写作的真正动机。正是这种轻松自由的写作方式,退休后我又出版一本22万字的散文集《更生散文选》,并先后当选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和安徽省旅游文学艺术协会副主席。这让我有更多机会能与全省散文高手一起采风、交流,探讨散文创作的走向与发展。的确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当然,爱好再多,也得有健康身体保证。我虽不注重养生,但却有自己的生活与运动规律。我一日三餐吃不讲究,每餐只吃八成饱。“定餐定量定时”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现在“定时”难做到,但“定餐定量”仍在坚持。我不爱吃零食,却爱吃水果。晚上熬夜再迟,也不想吃夜宵。正是长期有节制的饮食,我虽步入晚年,但胃口好,睡眠香,精力充沛。
年轻时爱运动,尤其爱游泳与打球,现在走路散步却成了我的最爱。出门办事喜欢步行,路途稍远才坐公交。晚餐后沿着青弋江防洪墙走路,更是一种享受。雨天撑着伞散步,隔着雨帘看街景别有一番情趣。
转眼又到了重阳节,其实传统重阳节就是登高节、踏秋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自然,感受祖国巨大变化,或许才是夕阳无限美的一道最动人风景。
更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汪潜)近日,镜湖区赭麓公共服务中心和芜湖市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以及旭日天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赭麓旭日天都慈孝文化大讲堂正式启动,旨在纪念孔子2568年诞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标志...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