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在新闻报道中听到“欧盟陷入流动性陷阱”,“日本陷入流动性陷阱”等表述,那到底什么是“流动性陷阱”呢。
就概念而言,它属于宏观经济学,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于无限大,中央银行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引诱增加投资的一种经济状态。就实际而言,就是当人们普遍对未来的利率预期很低时,未来一段时间的债券价格也不会再继续上涨,无论央行增加发行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而不用来消费或投资,整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失去对经济的影响,此时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就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三是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老百姓更愿意手持现金,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企业存款明显增加。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急剧下滑,日本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自1991年6月开始8次下调贴现率,到1995年4月,进一步下调到0.5%的水平。日本抵押贷款利率也由1991年的8%一路下降到1995年的0.4%的超低水平,与此相对的,日本企业投资依然持续下降,居民消费依旧持续疲软。按照当时的观点,货币政策基本已经没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日本央行已经无法再通过货币政策来提振投资需求,经济陷入通缩的恶性循环,即需求下降导致生产萎缩,生产萎缩致使收入下降,收入下降再导致投资消费需求不振。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货币和债券以外,老百姓拥有的财富是极为多元化的,“流动性陷阱”中关于利率、债券价格等方面的研究,虽不能完全覆盖经济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但对人们如何更好地把握好经济发展周期,顺应经济发展态势,规避风险还是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新闻推荐
喜迎十九大 吟诗迎国庆“诗意芜湖·梦回三山”诗歌大赛颁奖典礼暨诗歌朗诵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郭青)为庆祝共和国68周年华诞,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9月15日,“诗意芜湖·梦回三山”全国诗歌大赛颁奖典礼暨诗歌朗诵会在三山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共三山区委宣传部、三山区文明办、三山区...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