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博物馆现存了一幅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照草书《蜀道难》。《蜀道难》的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作者张照为乾隆时期刑部尚书,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是书“馆阁体”能手。书法早年学董其昌,得母舅王鸿绪亲授;后又学米芾,并受赵孟頫较大影响。但不一意守师法,而是努力创新,特别是率真之作,更显得变化多端,精彩动人。楷书字体秀媚婉丽,平正圆润,是清代“馆阁体”代表。草书笔画转折多变,结字聚散适宜,气势贯通,浑朴雄健。人称“名楼、妙文、好字”,合为“三绝”。乾隆评他的书法说:“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个,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作,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闻名天下的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就是出自张照的手笔。今故宫博物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均藏有其手迹。
清代才子张照是“云间三文敏”之一,在九峰三泖几乎无人不知,他有三个“三”最为人所津津乐道。一是他艺术造诣有“三精”,诗画精湛,音律精通,书法精妙。他的书法秀媚婉丽,平正圆润,为清代“馆阁体”的代表人物。第二个“三”是说他科举及第,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在朝廷当大官,是个典型的“三朝元老”。康熙对他的书法尤为推崇,有诗赞曰:“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还有个“三”,是说张照当年官至刑部尚书,一次因办事无功被革职查办,差点丢了性命。打这以后,他每次上朝前都要在家中烧三炷香,祈求佛祖保佑。在张照的故乡秀野桥边还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趣事逸闻。
张照幼时口齿伶俐,机智聪敏,但其父却嫌儿子平日说话太多,于是在张照五岁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张默”。有一天,张家高朋满座,热闹非凡。那一天,小张默的伯父、在京城做官的张集也特地赶来贺喜。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免不了推杯换盏,高谈阔论。言谈间,小张默听得有个客人在评论张集的名字,认为“集”字不好,建议“集”字添上“马”字旁。张默不解,当即便向客人讨教。客人解释说,“集”字拆开来是“佳”、“木”二字。古话说:“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佳木”通常用来比喻“明主”,臣子取名怎么敢用“佳木”呢?小张默一听,原来取名字还讲究那么多名堂!转而一想,父亲给我取名“张默”,这“默”字拆开来是“黑”、“犬”二字,往后别人必然会拿我的名字开玩笑,说我是一条沉默的黑狗!于是,他天天缠着父亲要求改名,父亲拗不过他,斟酌再三,认为他的想法也不无道理,最后同意把“默”字改为“照”字。这样,“张默”终于一改成名,日后成了清代书坛永不沉默的“张照”。
芜湖市博物馆 张璟
新闻推荐
“我婆婆跟我说,怀孕以后一定要剪掉长发,不然会分掉宝宝的营养。”“听说头发会跟胎宝宝抢营养,怀孕以后我就把头发剪掉了,现在是清爽的短发。”芜湖孕妇徽章群里不少孕妈聊天时,都表示怀孕以后为了宝...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