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叶圣陶先生著作《潘先生在难中》,琢磨良久复添几丝忖度,终悟缘何此文为小说典范。龙啸凤吟,待娓娓道来。论背景,取材于军阀混战之乱世;论人物,起源于小资产阶级之庸儒;论描写,侧重于细节勾勒。三管齐下,落笔处怎不栩栩如生?
《潘先生在难中》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战乱中仓皇出逃的潘先生一家。倘若因潘先生急于举家避难而讽其胆小畏死,未免太过肤浅张狂。只看他得知狼烟稍息便匆忙返校,为的是开学兴办教育。身为一校之长,他的所作所为不可不谓之勇敢尽责。但在动荡的时局下,为了活命,他再次急不可耐地奔赴庇护所红十字会。综上而言,只可以“侥幸”来概括其心理。贪生怕死换句话也能说成是“生命诚可贵”,算得上人之常情,然而潘先生一面想要保全身家性命,一面又张罗着给自己谋划些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好名声。可惜“小人物”的小聪明并不足以力挽这大厦将倾的乱世于狂澜之中,反倒显得自己滑稽可笑。
叶老于小说开篇的车站一景上,就毫不避讳地点出潘先生喜欢自作聪明的迂腐本质。他妄想以四人手牵手一队的方式行进,来抵抗汹涌的客流,结果可想而知。首尾一气的四个人还没联系多久,就被人潮阻断,平添了几分气受。千辛万苦下了车,潘先生倒不觉得这法子不可行,仍洋洋得意,可笑可叹。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渐次披露。教育局长下令正常开学,潘先生虽然服从命令照做不误,内心戏却精彩十足:“恨这人那人调兵遣将,预备作战,恨教育局长主张照常开课,又恨自己没有个已经成年,可以帮助一臂的儿子。”读到此处,不禁慨叹。他恨了诸子百家,恨了风花雪月,偏偏没想过自己才是个可恨之人。
直至结尾,潘先生欲去上海避难寻亲时,几个局里的职员阿谀奉承着要他写下对“杜统帅”歌功颂德的牌坊。作为麻木的文人之一,他接了笔便写下“功高岳牧”四个大字。岳牧是何人?岳飞乃铁骨铮铮的抗金英雄,李牧更是古时名将。区区一个荼毒百姓的军阀竟得了这般美誉,岂非滑天下之大稽?山河破碎、骨肉分离的情形下,潘先生的文人傲骨早就不堪一提,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只能谄媚地奉上读书人的尊严,如同古时的篾片相公供人取笑玩乐。
说到烽火狼烟,总想起一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乱中,小人物的生死或许从不引人在意,他们只能艰涩挣扎着,把自己救出乱世水火。但若无小人物,也无大人物。
芜湖一中高二(1)班 王羽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汪潜实习生于静)近日,弋江区城管局白马中队对浅湾小区多辆“僵尸车”进行集中清理,全面净化境内生活环境,切实提高居民们的生活满意度。在浅湾小区,多辆“僵尸车”占据绿化带、停车位、消防...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