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丹丹
今年初,市教育局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在随后公布的首批19所“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名单中,琴韵幼儿园作为唯一一所民办学校赫然在列。“早在1999年创园之初,我们就尝试把戏曲特色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教学当中。”琴韵幼儿园园长秦莉说。从初期的兴趣培养阶段,到中期有原创曲目的半专业阶段,发展到如今拥有完整的教育教学计划、专业教材、专业师资力量的专业化阶段,18年来,她和爱人吴晗一直致力于让戏曲飘进娃娃课堂,让瑰宝得以传承。
三句不离戏曲“老本行”
秦莉说,她和爱人吴晗都毕业于省黄梅戏学校,对戏曲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结。当时,幼儿园每年“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报演出是面向家长们一出“重头戏”,秦莉和吴晗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编排一些适合幼儿的戏曲节目。1999年创园的第一年,他们按照黄梅戏经典曲目《打猪草》编排了儿童节节目,在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
此后数年,琴韵幼儿园每年都会精心编排一个经典的黄梅戏节目。“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我们推进戏曲进校园的萌芽阶段和兴趣尝试阶段。”秦莉说,他们教孩子模仿戏曲中人物的动作,认识简单的戏曲服饰、脸谱,逐渐形成了该园的办学特色。
被逼无奈搞原创
2009年,琴韵幼儿园的戏曲教育经历了一个转折。据介绍,那年琴韵幼儿园受邀参加市少儿春晚,精心排练的黄梅戏《打猪草》却因“撞车”,最终未能入选。通过这次教训,秦莉意识到,靠单纯的模仿是“走不出去”的,绝大多数戏曲曲目也并不适合幼儿编排演出。
第二年,秦莉邀请业内专业人士,针对幼儿的表演特性,根据经典曲目《打猪草》的故事原型改编了一出大型黄梅歌舞剧。由30人表演的幼儿版全新《打猪草》,音乐、歌舞均为原创,在当年的市少儿春晚上成功上演。自此,琴韵幼儿园开始走上原创之路。
孩子们有了基本的功底,对新曲目和人物的表现空间更大了。几年间,琴韵幼儿园相继推出一系列原创黄梅戏作品。2014年黄梅戏歌舞《小伢子唱黄梅》荣获省少儿文艺调演二等奖;2015年《黄梅闹春》在省少儿“六一”汇演中摘得二等奖,并参加省戏曲春晚摄制;2016年的《俏娃娃》获省少儿文艺调演二等奖,并首次通过中国文化网络电视面向全国现场直播……
用专业赢取更多机会
随着芜湖市教育部门提出到2018年9月实现“全覆盖”的行动计划,琴韵幼儿园总结十多年来的经验,率先起草出台专门的戏曲教材,拿出完整的黄梅戏教育教学计划,配齐专业的师资力量,通过特色活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各种平台展示等一系列举措,走在了幼儿戏曲进校园、进课堂的前列。
据介绍,目前琴韵幼儿园除了配备6名专业黄梅戏教师外,还定期“请进来”一批专业团体的一线演员现身说戏,经常带幼儿“走出去”观摩专业剧团的优秀剧目,从校内到校外,不断探索、提高戏曲教育水平。“从兴趣到了解,从模仿到原创,从浸润到滋养,传统文化的种子逐渐在幼儿们心中生根发芽,并以此为‘核\’,带动着个人的品格、道德发生显著变化。”吴晗说,这正是戏曲走进娃娃课堂的意义之所在。
图为琴韵幼儿园的戏曲老师教授戏曲课程。
记者 郑远 摄
新闻推荐
5月9日,山东省威海市一租用车辆,接幼儿园学生上学途中不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为深刻吸取该起事故的惨痛教训,做到防患于未然,5月10日,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全市交警迅速行动起来,在做...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