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业就业,是眼下不少退役士兵的选择。在芜湖大大小小32家餐饮公司中,后方平团队就是其中一个以退役士兵为主体自主创业的群体。目前,这个团队创业面临了新课题:如何让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就业的路走得更顺畅?
起步:从各自打拼到抱团取暖
2000年,在空军某部后勤部门服役的后方平、李超海、伟云山、杨思刚一道退役回到了地方。在部队期间,他们是炊事班的战友。回到地方,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投身餐饮、自主创业。
2003年,在国家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就业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四人走到一起,决定抱团取暖,共同创业。
十几年来,从接连进入三所高校食堂,到逐步进入几家企业食堂,这个以后方平为领头雁的退役士兵团队逐渐在芜湖餐饮业斩露头角。尤其是,军旅生涯的历练,价值取向的趋同,使得这个团队逐渐在业界赢得了良好口碑。
管理:军事化造就好口碑
在芜湖餐饮业,后方平团队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个个性,就是对食堂实行军事化管理。
在这个团队的招聘条件中,第一条就是退役士兵优先。迄今为止,整个管理团队,100%是退役士兵;整个厨师团队,80%是退役士兵。
这个团队的运行管理,则完全参照了军队的管理模式。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定期检查食堂环境卫生,定期开展厨艺技术比武……
“我们用军事化的手段抓管理、做服务,确保食品安全。尤其在食材上,我们还投资禽业批发领域,对组织货源、冷库、批发、配送实行一体化,确保了平价、优质供应。”他们说,实行食材一体化,既确保了食品安全,也降低了经营成本,减轻了学生餐费负担。
芜湖技师学院食堂是这个团队承包经营的一个点。记者在这里看到,一荤两素,7元钱;一荤一素,5元钱。丰富的品种、低廉的价格,看了让人咋舌。
发展:如何突破瓶颈走得更顺畅
转眼,这个团队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眼下,他们思考最多的课题,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走得更顺畅?
后方平坦言,近年来,他们虽然以军事化的管理树起了退役士兵创业的标杆,但是,受制于投资规模和市场份额,他们还难以与大型餐饮公司的资本实力相博弈。如此,无疑制约了他们做大做强。
“如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食堂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已是常态。在竞标中,资本实力往往决定了标的走向。”他说,在芜湖32家餐饮公司中,能够达到竞标门槛标准的不过半数。而这些餐饮公司中,一些餐饮公司即使中标了,往往选择的还是转包。如此,等于变相地将虚高的运营成本负担转嫁给了消费者。
令后方平团队焦虑的是,他们承包经营的芜湖技师学院食堂,也将面临新一轮经营权公开竞标。对于即将迎来的竞标挑战,他们担心,这块苦心经营多年的阵地,还能守得住吗?
关于未来发展,他们清醒地意识到,随着餐饮行业管理的规范化,竞标单位转包经营存在的漏洞肯定会被制度堵上。“用制度堵住漏洞,我们退役士兵自主创业的路必然会走得更顺畅!”后方平说。
记者 向陈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旻)记者从市外国专家局获悉,芜湖市瓦尔迪等3名外国专家经安徽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入选第五批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及“外专百人计划”培育项目。此次入选专家分别来自巴西、美国...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