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二O厂有仨退休老头儿,早先都是工厂文艺演出队乐队成员,如今凑在一起变着法地玩,无意间形成了一个音视频自娱小组。
给小组提供技术支撑的,是其中一名摄影及音响发烧友。其实,称他老头儿有点勉强,刚退休一两年,顶多叫“准老头儿”。一聊起手中装备,这一位便会满面春风如数家珍:一部近两万元的尼康相机,配用一万多元的德国蔡司镜头;一套十几万元的英格兰音响设备,其中一根连接线就是五千多元。据说这套音响设备,安装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电子管,讲究音色厚度及空气感。这种古董级玩艺如今可以说是天价,用现代电子管或晶体管根本无法仿制。他对这些宝贝,一个个爱不释手。前些年工厂排演文艺节目,配乐录音之类工作曾由他主持操刀。
小组另二人皆年逾古稀,他俩曾为工厂演出队组织者,目前一人是社区艺术团团长,需要时兼合唱团指挥;一人爱好音乐,可以作词作曲,是艺术团顾问。
如今手机上有着大大小小的微信群,群友间时有各种交流。仨老头儿中,有人受群友启发,上网找到了京胡与交响乐《虞美人》音频,喜欢得不行。接着,又是记谱又是配器,尽力模仿原版音乐,做成了没有京胡声部的伴奏数字音乐,得闲时像K歌似的“K” 京胡玩。拉着拉着,想到了发烧友老弟,三人一沟通,干脆,拍一个视频,那应该更好玩了!弄好了,还可与群友交流。
发烧友老弟常住南京,每月下旬回芜湖厂里办点事。一个月的下旬他们人齐时,进行了一次录音和摄像的尝试,用电脑录下京胡演奏音频,并用相机现场同步摄像。之后,将音频、视频与事先做好的数字伴奏音乐合在一起,再插入古战场惨烈厮杀图片和京剧《霸王别姬》的十几幅剧照。忙活了两天,样片出来了,还不错,音与像配上了,但也感到,无论是京胡的熟练程度,还是摄像现场的调度安排,都还有提高的空间。没关系,时间有的是。一个月后又来了一次,这回好了不少,成了!分享给几个微信群的群友,反响不小。
有了初次尝试,三人信心倍增。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二十年前,五七二O厂乐队曾创作演出器乐合奏《回归春雷》,这些年几度修改、充实,最近做成了新版数字音乐。这次,他们找了四十几幅与音乐内容相关的图片,加上曲前的四句朗诵词及曲中的四个段落标题字幕,有机地穿插组合在一起,做成了第二个视频,迎接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群友们看到仨老头儿的视频纷纷说,你们真会玩!而且玩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他们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寻得老来乐。
海雅人
新闻推荐
斗室中央,一张大画案,铺陈开来,写意花鸟、山石意趣,墨香四溢;挪开画纸,一把剪刀、一叠彩纸,就着画案信手剪出四季更迭中的小感动:葡萄藤下的萌鼠、椰林里的傣族姑娘……日复一日里,笔墨情趣组成了张雪萍的...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