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芜湖小记者公益课堂,聆听了谈正衡爷爷的江南二十四节气讲座。
谈爷爷告诉我们,二十四节气是人和自然交流的话语,农民伯伯靠它来种植庄稼。炎黄祖先留下的二十四节气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最早是商周时期,先人根据太阳月亮在星空的位置发明的,汉代形成推广的。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一个季节有三个月,一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一个对应的节气,春分对秋分,夏至对冬至,每个节气的名字起得也很有意思,惊蛰就是春雷惊醒了蛰伏的小动物。刚刚过去的节气是清明,清明之后气候变暖,雨水增多,万物生长,是春耕的好季节。
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的景象。清明节大家都要祭祖,踏青,吃青团、蒿子粑粑等美食。谈爷爷告诉我们,现在看到的全身是黑黑的蝌蚪,长大了全是癞蛤蟆。只有立夏之后,在水田里的灰色蝌蚪,长大了才是青蛙。我听完惊奇极了,原来不是所有的蝌蚪长大都是青蛙,以后我不会傻傻分不清了。听了今天的讲座,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对节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记者:徐俊杰(绿影小学 202班)
指导老师:王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晔)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五一”期间,高速公路将继续对小客车(7座及7座以下)实施免费通行。为确保全市高速公路通行畅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已发布“五一”小长假期间“两公布一提示”。节...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