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行走西河

来源:芜湖日报 2017-04-2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第一次到西河古镇,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此后,西河便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是镇,其实西河古镇并不大,半天的时间就能走遍。西河老街上潮湿清凉的青条石,从街头铺到巷尾。细细看去,竟从南到北,有意无意间形成了一个“之”字形的走向。章家巷、芮家巷、许蔚南巷、江东巷、五显殿巷等几条巷子盘根错结地依附在老街的两侧。每道巷口都有一处石制的长方形凹槽“机关”,叫防汛闸口,当时每逢洪水漫及街面时,便在两道凹石槽间插上木板,辅以沙袋、米包堆砌阻水。

西河老街以旱桥为界,分为上街头和下街头,恒生堂药店、陈家大酱坊等许多老字号多集中于下街头。上街头沿河一侧皆见临水高墙,多为麻石垒砌,拔地数丈,每年汛期水位上涨,会一直淹到吊脚楼,如今还能看见道道水痕。 

西河古镇地处青弋江黄金水道上下游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连曾国藩亦称西河为水路冲要。小小古镇,也如时空的缩影、岁月的底片,记录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据考证,明朝隆庆年间,因水路交通便利,往来船只常在此歇宿,下游的粮商在此设点收粮,竹、木、茶、炭在这里中转集散,商业市场非常热闹。康乾盛世,徽商渐多,集镇初显繁荣。咸丰以前,西河已成为宣城县西乡显镇。后来因战争的屡次侵扰,当地百姓蒙受其难,店铺倒闭,徽商外逃,居民背井离乡,这也是现今留存古建筑多为清晚期所建的缘故。

老街原有古民居两百余座,多为二层小楼,从外进入老宅,需低下身子下台阶。西河的老人们介绍,由于圩堤逐年加高加固,街面渐渐高于两侧房屋,屋基均低于路面1.5米左右,所以需要下台阶,这也是西河特有景观。老宅子从外面看朴实低调,到屋里观察方知用料考究、格局精巧,檐下的木雕、门前的石刻、屋内的陈设,难掩当年的富庶繁华。下雨时,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便是“四水归堂”,寓意四方之财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而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则叫做“五岳朝天”,象征着吉祥富贵。那些巍然而立的墙壁,那些厚重沧桑的门窗、那些历尽时光的青石苔藓,仿佛都在默默地述说着西河的过去,也在观望西河的未来。

青弋江与资福河的共同滋养,孕育了西河的灵性,西河因水成镇,也因水而兴。在老街中段,至今依然留存着一处洋船码头,据说这是当年芜湖到西河之间最为热闹的轮船码头,每当轮船抵靠码头时,人头攒动,客流量达千余人次。

老街悠长,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褪色的徽式民居、金黄的油菜花,清澈的弋江水,徐徐前行的渡船,炉火闪烁的铁匠铺……绘就出一幅独特的民俗景观画卷。现在的西河人依旧坚守着烟火气的生活,依旧保留着吃新、做蒿子粑粑等传统习俗。

夜,初上。人,渐归。乡愁,该何处安放,该去哪里重温旧日时光的美好。老街的屋檐下摇曳着红灯笼,无意间看到一位少女款款而来,让我想起戴望舒笔下的那位“丁香姑娘”……

走累了,随意选一家临街而设的小吃店,点几道江南风味小吃,细细品味,鲜香溜滑的馄饨、韧性十足的小刀面、新鲜爽脆的菱角菜、爽嫩不腻的西河蹄髈,让我对西河的留恋又增了几分。看惯了大城市的喧嚣,面对眼前的西河,不禁感叹这番别样的“乡村风情画”。她既有自然美景,又到处弥漫着浓浓人文气息。古色古香之间,随处可见时光留下的印记。

每次驻足西河,我都是流连其中,逡巡良久而不愿离去。我珍惜着每一次与她的相逢,也期待着,期待着她的华丽转身……

潘秀梅

新闻推荐

全市首例“e租宝”案件在镜湖区法院开庭审理

本报讯(记者王洋)近日,被告单位上海钰申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上海钰申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芜湖第二分公司、被告人翟某某及被告人崔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在镜湖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名列其中2017-04-26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行走西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