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以检察官侯亮平为代表的众多剧中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在现实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侯亮平”,弋江区检察院的杨吉堃就是其中的一个:办案途中胃出血,忙碌时一个星期不回家,手上永远有办不完的案件……他被评为“芜湖市优秀公诉人”“安徽省优秀公诉人”,去年被评为弋江区首届最美劳动者,多次被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嘉奖。
办案时他累倒下
35岁的杨吉堃,11年前从国家法官学院毕业后,通过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06年8月进入弋江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在反贪污贿赂局、公诉科工作,任助检员、检察员,具有丰富的检察工作经验。
反贪局主要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进行立案侦查。几年来,他主办、参办、协办各类重大贪污贿赂案件70余件,多次被省检察院、市纪委、市检察院、区纪委抽调参与重大专案行动,2009年2月因工作突出,被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嘉奖一次。在打击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商业贿赂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中,都能看到他骁勇善战的身影。
他长年加班加点地工作,每年平均加班100多天,牺牲了大量的个人时间。2010年4月,他带病坚持参与专案工作,病倒在反贪工作一线。当时,省检察院反贪局到芜湖组织查办高校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由于高校主要在弋江区境内,大部分案件由弋江区检察院主办。当时工作强度特别大,经常熬夜。一天傍晚讯问后,杨吉堃提着水瓶去打水,半路上突然一屁股坐到地上。发现自己心跳过快后,他简单量了一下,一分钟竟达130多次,脸色也比较差。他只好暂时休息一下。第二天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胃溃疡引起的胃出血。原来,由于饮食不规律、熬夜等,他病倒在反贪战斗的最前线,在医院住院15天。
总在忙碌 常被不理解
杨吉堃说,反贪工作和公安的刑侦队工作类似,说来任务就来任务,一来任务就“与世隔绝”,加班加班、熬夜熬夜、出差出差。一旦加班起来,一个星期不回家是常有的事。就在他离开反贪局后,曾有同事一个半月加班不着家。对于他经常加班、出差,家人多少会有一些不理解。
2008年他和老婆经人介绍认识,2010年已经在装潢新房准备结婚了。不过,2010年春节过后,一直到4月份他病倒,基本上长期处于加班状态,“家里根本顾不上,没时间谈恋爱”。当时正在装潢房子,女友常打电话询问装潢进度,而杨吉堃忙于工作,无暇顾上装潢,为此没少被女友埋怨:“幸亏你2008年就认识我,要是现在认识我,我根本不会跟你谈恋爱!”对于杨吉堃的忙碌,还有许多熟人感到不理解:检察院怎么这么忙啊?对此,他只好耐心解释:职责所在。
不冤枉一个好人 不放过一个坏人
2013年7月,杨吉堃调到公诉科工作。三年下来,他共承办各类刑事案件200余件300余人,坚持以办案质量为重中之重,均能做到全面、认真、仔细的审查,确保公诉质量,所办案件起诉到法院,有罪判决率100%,无一起错案。2014年他获得“芜湖市优秀公诉人”称号,2016年获得“安徽省优秀公诉人”称号。因工作成绩优异,2016年荣获弋江区首届“最美劳动者”称号,2017年再次被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嘉奖一次。
在办案中,杨吉堃秉承依法办案的原则,不办人情案、关系案,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严格自律、拒腐防变。在他的桌上,堆着一大堆案卷。2015年,弋江区检察院公诉科办理280多起案件,2016年办理260多起案件,但公诉科只有4位检察官,平均每人每年要办理六七十起案件。一年365天,工作日只有251天左右,相当于每三四天就要办结一起案件。每个公诉人的手上,永远有办不完的案件,刚办结一件,可能又送来两件……
尽管案件多,但杨吉堃一丝不苟,谨慎对待每一起案件。一方面,最高检规定,检察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这就倒逼检察官对每一起案件都要小心翼翼,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另一方面,他自己认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让每一起案件,都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每当一个个复杂的案件,经过自己的工作,最后经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有罪,杨吉堃才会如释重负,这时他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记者 马正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孟鸣)随着芜湖市首批工会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走进快递行业,市总工会正式拉开了全市工会集体协商“春季要约”的帷幕,努力实现“要约发到位、协商谈起来、签约双满意”的目标,实现企业发展...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