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讲诚信,贫穷不是理由。我们老百姓过日子,只有讲话算数,才能挺直腰杆走路,日子才能过得舒坦。 ”芜湖市鸠江区汤沟镇三汊河社区居民代传华说。日前,70岁的代传华捧着红彤彤的“安徽好人”荣誉证书,饱含沧桑的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
代传华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女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家徒四壁却保存着一本账本,发黄的纸上面记满了“债权人”的姓名和金额。
2009年,代传华为附近的油厂进行粮油代收代发兑换,左邻右舍看中代传华为人厚道,纷纷将菜籽送来兑换成粮油,以便随时取用。不料油厂老板在卖掉村民粮油后“卷款潜逃”,致使413户村民6万多斤的粮油无法兑换,按照当时的市场价3元1斤,一共18万多元钱。后来,当地政府介入此事,“跑路”老板进了监狱,油厂已经破产,无力偿还村民的粮油款。
“老板不给钱,村民是将菜籽交给我的呀,我怎么对得起他们?我必须得还! ”代传华说,本想通过辛苦劳动增加点收入,不想“屋漏偏逢连阴雨”,粮油兑换不仅没有给代传华增加半点收入,反而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村民们都了解代传华家的特殊情况,纷纷上门安慰他:“老代,这事不能全怪你,我们不用你还。 ”
贫穷没有让代传华向生活低头,他立志要替“跑路”老板偿还所欠村民18万元粮油款。从那以后,代传华总是起早贪黑,自己带上病情稍轻的二儿子四处打工。不管多累,哪里能挣钱,他们就到哪里干;不管多脏,哪里能多挣钱,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代传华一家人穿的都是别人给的旧衣服,能省的全部省下来,就是为了尽早还债。只要家中有点积蓄,他就通知村民带凭证前来兑换。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代传华重活做不了,他又背上了蛇皮袋,推起了小车捡拾废品。
8年的辛苦,18万多元的债务还清了,代传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以前看到欠债的乡亲们,我都躲着走,心里沉甸甸的,现在还清债了都觉得自己年轻些了,腰也敢挺直了。 ”代传华笑着说。 张岳
新闻推荐
曾经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的分享:“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是理性的光。”理性的光是什么呢?大抵是一份初心、一丝匠心、一路踏实吧!仅仅如此吗?好像也不是。后来在一个企业采访时,一位朋友告诉我:“你知...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