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人:王某,75岁,女,芜湖市弋江区人。
被骗时间:2016年9月7日。
被骗地点:弋江区某居民楼。
被骗经过:王奶奶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去年9月中旬,她接到一份宣传单上面印着“某某公司”为了回馈社会、服务老人,特举办“三高”养老保健知识讲座,只要到会就能够领取鸡蛋一盒。讲座设在离王奶奶家不远的一幢居民楼内,当时听讲座的有30多人。当天,王奶奶还真领到了二十几个鸡蛋。后来,王奶奶每次听完讲座都能领到一些小礼品,大约半个月后,讲课人推出一份保健品“金牌降压”冲剂,专门针对老人“三高”,然后让一些服用过“金牌降压”冲剂的人上台,讲解服用冲剂后“三高”都下降了,有的说着说着,眼泪都下来了,纷纷表达了对生产“金牌降压”冲剂的“某某公司”的感激之情。王奶奶决定买几盒回家试试,于是花了20000元买了10盒,“某某公司”还免费赠了2盒海参。王奶奶买回家后,每天按时服用冲剂,可是吃下五盒药后,自己的三高症状依然很明显,她有些坐不住,拨打了讲课人的手机,但手机已欠费停机。王奶奶到讲课地方一看,已经人去楼空,王奶奶方知被骗。
案件分析:养老保健知识讲座人,多以专家、教授、知名大夫自称,先是讲解各种养生知识,主要是对老年人进行洗脑。他们每天都会发一些礼品,如鸡蛋、洗衣粉、牙膏、不锈钢锅等,以吸引老年人坚持听他们讲座。当洗脑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推销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无效退款等方式,让听课人产生购买欲望,让一些“托”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保健品或医疗器械的作用,让听讲座的人购买。当一些老人说自己没钱时,工作人员就说“没钱就跟孩子要,他们不能看着你们病重死去。不给就是不孝”。挑拨老年人与子女关系,迫使子女掏钱。
诈骗关键步骤:发传单,拉老年人听免费讲座;发礼品,吸引老年人坚持听他们讲座,推销保健品或医疗器械;请“托”夸大保健品或医疗器械作用,引诱老年人购买。
受害人心理分析:老人之所以会对保健品着魔,是因为老年人身体状况大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一旦遇到 免费体检、免费听讲座、免费领取礼品……在不知不觉中被人洗脑,从而受骗上当。
正确防范: 子女经常回家陪长辈聊聊天,发现情况及时引导。需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要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购买。不要相信免费的东西。
朱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孟鸣)昨日上午,2017安徽(芜湖)首届婚庆婚俗文化博览会在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婚博会由市贸促会、市妇联、市民政局、芜湖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市婚俗文化协会等主办。现场举办...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