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凌晨2点多,安徽省民革筹建人之一的李海因病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享年100岁。老人参加过抗日战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祖国。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第十战区在蚌埠举行受降仪式,作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机要秘书的李海,亲历了整个蚌埠受降仪式的筹备和举行。
高中后弃文从军
近日,记者来到合工大南村,李海老人生前的住所。这是一间70多平米的小套房,房间整洁,陈设简朴,李海生前和老伴、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家人在桌上摆放着一盆白色、一盆黄色的菊花,寄托对老人的哀思。墙上照片中的李海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他走的时候面容很安详,没有什么痛苦,像睡着一样。”李海的老伴丁佩萸说。
李海是广西东兴市人,家中世代务农,直至其父辈才农耕兼商。李海曾在防城中学和广州知用高中求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原想高中毕业后,再继续深造,但战争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1937年,李海参加广西学生军,随军北上抗日。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安徽省主席李品仙与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的机要秘书。1979年,调入合肥市工作,历任合肥市民革副主委、顾问及合肥市政协六、七、八届常委兼副秘书长等职。
曾亲历受降仪式
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海调到李品仙身边任机要秘书。同年9月,中国第十战区受降仪式在蚌埠举行,在安徽境内接收的日本投降官兵达4万余人。李海亲历了整个蚌埠受降仪式的筹备和举行。
李海的儿子李凯给记者展示了当年在受降仪式现场拍摄的珍贵照片。照片重现了受降仪式的情景:礼堂正中摆放一张签字长桌,正席为受降主官,左侧为中方的受降席,右侧为日军的投降席。“李品仙坐在正中,坐在他右侧的是十川次郎等投降方代表,我父亲坐在左侧离镜头最近的位置。”李凯说。
李海在回忆录中也记录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仪式开始,首先由受降主官李品仙发言。他说:‘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本站区于今天在蚌埠举行受降仪式,自明天起开始缴械,从而结束本站区的战争状态,使中日双方处于和平状态。\’接着,日方十川次郎中将发言,表示这次投降交接事宜,由于双方承办人员办理得细致周到,使交接工作顺利进行,‘我表示感谢\’!”
之后,李品仙在训令日军缴械的文件上签字,然后交给十川次郎。十川次郎阅毕签字再呈交李品仙,互换文本。最后,十川次郎再次口头表示:日军绝对服从命令,遵照规定缴械。至此,日军军官相继起立,自动卸下佩刀,放在桌上,作为缴械表示,然后向中方受降主官肃立敬礼后登车而去。“这时,摄影记者争相拍摄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咔嚓之声,不绝于耳。门外鸣炮21响。”李海在回忆录中写道。
筹建安徽省民革
1947年,李海潜赴香港,经李济深、朱蕴山介绍加入民革组织。并组建民革安徽小组,积极从事地下民主活动,1949年4月成功策动国民党保安第五旅在皖南起义。
作为安徽民革筹建人之一,李海对省民革暨芜湖市、淮南市民革的组织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4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旅游以后,李海利用自己和国民党过去的亲朋故旧关系,参与接待回大陆探亲的台胞累计50多人次。他和其他同志一起,先后帮助50多位台胞台属解决了工作、住房、户口和子女入学等问题;通过在《团结报》或台湾刊登“寻人启事”、对台广播、托人在台湾打听等方式,帮助36位台胞台属找到了失散的亲人。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李海曾多次被安徽省、合肥市民革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民革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作经验交流会。2015年,作为抗日老战士,荣获国家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对老伴温柔体贴
比起丈夫的生平事迹,99岁的丁佩萸老人更愿意讲述他们相伴77年的伉俪之情。“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在道理上,我非常通达,但是情感上过不去,每天都想他,因为我们在一起77年,他对我太好了。”说到这里时,老人的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
18岁那年,丁佩萸从安庆的一所高中毕业,戴着草帽、背几件衣服从安庆乡下一路走到大别山。此时,李海也随广西学生军来到了大别山,命运就这样让两人相遇了。“他经常到宣传科的阅览室看报,找机会接近我,我觉得他话不多,不浮躁,脾气特别好。”就这样,“穷小子”李海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打败了众多追求者,成功俘获了丁佩萸的芳心。
“我们很少吵架,我心性比较高,但是他非常温柔体贴,两个人闹矛盾了,也总是他先赔礼道歉。”丁奶奶说,互补的性格让两人特别有默契。老两口相依相伴,相互扶持走过大半辈子。在儿子、儿媳的悉心照料下,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2002年合肥举办“金宝杯”金婚、钻石婚模范夫妻评选活动,有182对老夫妻参加,他们夫妻荣获“钻石奖”第一名,2005年再次被合肥市评为“真爱老人”。
晚年热衷广场舞
“父母的心态都非常好,我想这也是他们能够这么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凯说,两位老人也非常重视锻炼。“父亲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洗漱完便出去锻炼一个多小时,下午的时候还要去斛兵塘走一圈。”老两口还一起打拳、练剑、跳广场舞。每天清晨活跃在合工大办公楼广场上的一支晨练队伍全是中老年妇女,唯独李海一人是男性,因此大家戏称他为“红色娘子军”的“党代表”。
李海喜欢喝酒,每天晚上都要喝两杯,但他有节制,绝不会超过二两。而丁佩萸老人因患食管炎,主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天吃两顿。“早上一个馒头,两个鸡蛋,一碗豆浆。下午四点吃一个馒头,菜,一瓶酸奶。我喝水比较多,经常锻炼,这就是我的长寿秘诀吧。”丁奶奶说。
老两口每年都会捐款给生活困难的学生和家庭。“他们看到贫困的孩子上不起学,经常几百、几千的资助。”儿媳汪昌慧说。在教育子女上,老人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亲是很耿直的人,虽然平时比较严肃,话比较少,但是一直通过自己的行为处事影响我们。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善良,也一直教育教导我们这样做。”李凯说。 据安徽网(图片由李海亲属提供)
图一:伉俪情深
图二:含饴弄孙
图三:幸福晚年
图四:抗日老兵
新闻推荐
3D17092期到17093期,分别开出305和840奖号,这两期安徽省彩民收获一般。据统计,在3D17092期投注中,全省中奖过万元的站点有5个,其中合肥市34010546号站点的彩民中得38注单选奖,获奖金3.952万元;同期宣城...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