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友艺
在网红ofo登陆芜湖三天后,永安行也出现在了芜湖的大街小巷。这些网红共享单车与土生土长的芜湖公共自行车“小绿”究竟差异在哪里?有了这些“后来者”,土著“小绿”下一步要往何处去?记者日前亲身体验了三款单车并采访了公共自行车管理方芜湖公交集团公共自行车分公司。
记者亲测骑行感受 土著“小绿”更胜一筹
与通身亮黄色的ofo、大胆使用蓝黄对比色的永安行相比,芜湖市2012年启用的城市公共自行车“小绿”在外型上确实不太讨巧。果绿色的车身设计中规中矩,整体感觉稍显厚重。
不过,记者分别骑上了三款车体验后,反而觉得颜值不高的小绿才是真正的“实用派”。作为三款车里唯一使用了无链条传动轴专利技术的单车,小绿不仅设置了车篮,可调节防盗座椅,而且还设置了专业车辆才有的变速调节装置,汽车保险杆材质挡泥板,夜光充气轮胎抗震铝合金轮圈,车型上除了单人座以外,还有两人座的亲子车可以选择。因此,尽管车身稍“沉”,但是骑行过程中省力流畅,基本没有噪音,上下坡时使用挡位调节更提升了骑行的舒适度。记者从公共自行车分公司了解到,芜湖市当年投资1.2亿元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一辆公共自行车的市场价值达1500元左右。
ofo小黄外形简约时尚,车身轻薄,座椅可以调节,没有前置车篮等附属设施。永安行的车身外形介乎小黄与小绿之间,但是座椅不可调节,如果是身形过于高大或者矮小的用户,骑起来难免有些费力。
取用归还模式多元 小绿站点也很靠谱
在车辆的取用归还方式上,出于系统建设初衷不同,三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小绿建设有固定的租赁站点,用户需要前往最近的租赁点在停车柱上刷卡取车即可。目前全市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553个,停车柱15549个,投入自行车1.2万辆,基本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停放的时候也需要到就近的租赁点将小绿停进停车柱的卡槽内即可实现还车。管理方的数据显示:市区范围内平均300—500米就建有一个“小绿”站点。记者在体验时也发现,与街头零零星星的共享单车相比,在中心城区,小绿站点设置非常密集,几乎达到“五步一岗”的程度。手机找站点也很方便——市民可以登录“城市令”或“掌上公交”等app查看最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和状态,可借车位、可停车位均可实时显示。
ofo和永安行都没有固定的租赁点与停车柱。ofo用户租车只需要在街头找到一辆单车然后使用软件中的扫码功能或输入车辆编号,按照系统发送的4位数密码即可解锁取用。永安行则支持蓝牙远程开锁,用户扫描车辆的二维码后,系统会自动打开车锁。还车时,用户把它们放在城市街道两边人行道一侧的白色非机动车停靠区域,在软件中点击“结束行程”,随后锁车即可。
记者在体验ofo的找车功能过程中发现,除非在街头偶遇一辆小黄车,否则想要快速找车基本等于“大海捞针”。永安行可以使用手机定位找到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车辆,软件也会自动规划取用路线,非常方便。不过由于前期投入总量不足,因此有可能要步行近千米才能找到一辆车。
初心不改体验提升 小绿二期再投4000辆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红共享单车,芜湖小绿还会受到市民青睐吗?它的下一步将往何处去?这是公共自行车管理方芜湖公交公共自行车分公司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在押金收取、办卡、取用等流程设置相对繁杂,线上服务相对欠缺,但是由于其公共交通的基本属性,因此自2012年诞生至今,小绿的费用设置一直十分低廉。不少市民告诉记者,就算有了共享单车,但还是会将“小绿”作为首选。“因为‘小绿\’首小时免费,一般上下班或是出门办事几乎都是免费用。”
有比较,才有进步。网红的杀入使得管理方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小绿”的自身不足和未来方向。公共自行车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小绿”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软硬件设备升级。预计6月新的系统上线后,可实现无卡扫二维码一键租车。硬件方面,升级版“小绿”将采用蜂窝式无胆车胎,骑行舒适度进一步提升。
志在改善每一位芜湖人出行体验的“小绿”依旧初心不改。记者从芜湖公交了解到,由财政全额投入的芜湖公共自行车二期项目年初已全面启动,目前正在进行站点的选址和申报工作。本期,芜湖市计划建设120个站点,新投入4000辆公共自行车,覆盖区域进一步延伸到三山区、江北沈巷等偏远地段。二期建设完成后,全市公共自行车站点总数约700个,车辆总数共计1.6万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最后一公里”出行不再难。
新闻推荐
安徽省十大优秀社工方飞正在给小学生们讲课。近日,新希望社工服务社走进芜湖市建设路小学,从欺凌行为表现、校园暴力危害及如何防范等角度,为该校五年级学生集中开展了“校园防欺凌”知识讲座。记者...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