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十六,年味还没散尽,安徽省滁州市党政代表团就一口气赶赴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取经,回来第二天紧接着召开了近千人的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参加大会的除了滁州市、区、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还有全市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校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类科研机构人才代表等。对此,滁州市委副书记(主持市委工作)、市长张祥安在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大会是市委、市政府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局性、启动性大会,也是滁州吹响的创新发展的冲锋号。
弘扬创新的精神
张祥安表示,这次学习考察,找准了差距,学习了经验,提升了境界。令他感受最深的是,在科技创新上,滁州与省内先进地区在发展动力、活力、潜力上存在差距,如果再不重视、再不抓紧,必将由现在的跟不上变成未来的被淘汰。他深有感触地说,此次凝聚的最广泛共识是,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创新发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的短板;越是发展不足的地区,越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越是跨越赶超阶段,越要依靠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只有形成这些共识,才能更加坚定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决不能掉队的决心。
作为“大包干”发源地的滁州,历来拥有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宝贵基因,如何把“创新”基因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张祥安给出答案是: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将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在先行先试、开放开发、转型转移上下功夫,奋力打造安徽开放新高地。
滁州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快对接南京、融入长三角的步伐。去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滁州进一步明确“全面对接南京江北新区”的目标,目前滁州与南京江北新区正呈现出全方位无缝对接的态势。“我们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在与南京江北新区对接上,我们力求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服务能力水平‘等高对接\’。”张祥安意味深长地说,南京江北新区定位很高,产业错位是最好的发展道路,因此,滁州与其建立了多层次对接机制,与南京江北新区密切合作,把滁州市打造成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福地、生态屏障、产业配角。
“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滁州市全力推进开放融入。”张祥安说,滁州市积极与经济发达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搞好对接。无论与南京的合作还是与合肥的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年年都在迈大步。
如果说改革开放后,滁州已经走过“大包干”“大扬子”“大滁城”时代,目前从规划角度来看,滁州即将迎来“大江北”时代。“下一步,滁州市将借助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包括苏滁现代产业园、汊河江北水岸科技新城、南谯高教科创城和开发区原创科技城四个板块在内的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与江北新区等高对接、无缝对接、协同对接的战略新兴板块,成为滁州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张祥安不无感慨地说,“大江北”建设目前只是个“形”,而科技创新则是“大江北”建设的“神”,只有不断为园区提供和植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招引和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人才,才能神形兼备地建设好“大江北”。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又要增开列车了!从4月16日起,上铁开始执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图比现在图定列车增加了32趟列车,其中增开管内旅客列车有20趟,涉及芜湖市的有:合肥—芜湖T7681次(周末线);芜湖—合肥T7682次(周末线);合肥—芜湖T...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