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许久之前,水木年华曾用一曲《一生有你》道出了青春的美好与岁月的残酷。然而,2017年的春天,不断被刷进微信朋友圈和攀上热搜榜的“中年”二字,却因为被用在了新的群体身上而惹得众人热议。中年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对社会和外界关于年龄的划分颇为敏感?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年龄的增长?
网络引发的“中年危机”
关于“中年”话题的升温,先看几则新闻和社会事件。先是今年2月,金正南被刺事件曝光后,由于有媒体将行刺人描述成“1988年中年女子”,随后而发酵出有关“88年中年女子”的新一重热度。随后,民谣歌手赵雷的一篇采访文中,“34岁老来得子”的文字又被扒了出来,引发了网友们“还没从‘88年中年女子’缓过神来,34岁老来得子又来了”的感慨……然后,事情还没有结束,不久之后,又有网友偶然发现联合国在2016年发过的一条微博中,对于“青年”的定义是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紧接着“92年步入中年”一度成为微博热搜词汇。
当然,网友们对于以上种种大多是以“调侃”和“呆萌”的态度应对的。“看来我已经是老年了”“我应该去跳广场舞了” “我是不是要攒钱准备进养老院了”“看得我老泪纵横”……80后、90后的网友们也纷纷脑洞大开,开启“自黑自嘲自娱”模式。但是,从大家的言论中,也不难看出,很多人对于突如其来被划分到“中年人”阵营显得有点“措手不及”,这显然和他们先前对“中年”的认知不太一样。
“刚开始看到‘88年中年女子’的说法挺惊讶的,1988年出生的也才29岁,称为中年太夸张了吧!”市民陈小姐笑言接受不了。“我今年35岁,自觉还属于青年人,突然被划分到中年阵营,完全不能接受啊!”年过而立之年的张先生也表示不解。
对于大家的反映,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心理上的“中年危机”。是“青年”还是“中年”,究竟如何定义?
中年与否,如何定义?
记者获悉,“联合国系统”内部对“青年”也有不同的年龄划分:比如,联合国秘书处(UN Secretayia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规定的青年是“15—24岁”;联合国人居署的规定是“15—32岁”;联合国非洲青年宪章规定的青年是“15—35岁”。有专家分析说,许多国家也给青年划定了年龄界线,即一个人依法享有平等待遇的年龄——该年龄通常被称为“成年年龄”。在许多国家,成年年龄通常指18岁。然而,因社会文化、制度、经济和政治因素各不相同,不同国家对“青年”的实际定义和对该术语的理解存在着差别。而世卫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则是: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即便是同样的年龄,不同人给出的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35岁的刘先生看起来十分沉稳,他告诉记者,“这两年真的感觉自己老了,现在爬几层楼梯就开始喘。”对于网上“中年”的说法,刘先生说:“这个提法没毛病啊!”而60岁精神矍铄的王大爷喜欢旅游、骑行,他对自己的年龄不以为然:“没觉得自己老,还是想多去一些地方,多尝试点新鲜的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外界所贴的标签大多以人的生理年龄为依据。但实际上,我们是否认可这些外界给自己贴上的“标签”,还取决于对自我的认知。这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年龄”。据悉,“心理年龄”是相对于自然年龄的心理学术语,指依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健全程度确定的个体年龄。
自信决定自我认知度
昨日,记者就此也联系到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测量中心主任王芳。“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公认测量心理年龄的量表。”她表示,网上心理年龄的小测试并无准确的信度和效度。在心理学上,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主要看他(她)的行为举止、思维逻辑、情绪表达等方面。“我们平常说一个人沉稳、考虑问题周到,会评价这个人比较成熟。一个人积极乐观、有激情目标,则给人印象更加年轻。”王芳说,“从生理上来说,衰老意味着身体机能衰退,但从心理上来说,人生却可以刚刚开始”。她认为,之所以每个人对自我年轻与否认知不同,实际上与个体的心理状态、自然年龄、健康程度、阅历都相关。
她表示,之所以“88年中年女子”“34岁老来得子”“92年步入中年”这样的概念能火速进入视野,还是反映出公众对于外界的评价是很介意的。“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一方面介意外界的标签,另一方面并不一定认可这种标签。”王芳称,因为美好的青春大家都向往,所以自然会排斥衰老,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往大龄上靠。采访中,王芳讲述了自己曾经的接诊案例。一名50岁的女性平时生活考究、注意保养,在乍当外婆后心理极为不适,她向医生讲述自己的恐惧和焦虑,自述“不敢带孩子,看到孩子就想到自己已经是当了奶奶的人,感觉很可怕。”王芳表示,这名女性在心理上就十分排斥“老年”的标签,也害怕被外界向“年老”上靠。
“我们要接受人逐渐衰老最终死亡的事实,但这并不代表就不能去做别的事情。没有人知道终点何时到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把每一天都生活得有意义。”王芳不建议大家被“自然年龄”所束缚。“为什么有的人相比较18岁后更加喜欢30岁的自己。这就是因为心态上更加自信,对自我更加认可。”
记者 李婷维
新闻推荐
日前,查济油菜花竞相开放,吸引了南京、杭州、芜湖、合肥、上海等地的高校学生前来写生。花海里、古建旁到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学生在写生,成为美丽查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特约记者蔡盛通讯员金星摄...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