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清明小长假将至,春光明媚,花开灿烂,不少江城家庭都有出游的打算。芜湖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祭祀、出游前应做好相应准备,特别是老人孩子,尽兴之余更要考虑健康。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的专家提醒市民要“三防”。“一防”心急尝鲜中毒。清明前后,发生腹泻的几率较高,很多人想要尝鲜而误食野菜毒姑。据介绍,野芹菜、莼菜、马齿苋等野菜,都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某些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容易发生反应,届时可采取催吐等方式自救。若症状无法缓解,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二防”情绪过激发病。“扫墓、出游都不应当让情绪波动过大。”清明节前后天气多变,再加上扫墓催人悲伤、情绪低落,很可能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市民外出游玩祭扫应调节好心情,带上备用衣物、常用感冒药,遇到亲友不适要及时帮助。
“三防”赏花过敏。春季本来就是过敏的高发季节,花粉不仅可引发皮肤炎症,还可能诱发哮喘、结膜炎、鼻炎等问题。有花粉过敏史的市民,尤其要做好自我防护,出外踏青戴上口罩、眼镜,不要让皮肤直接暴露在花丛中。回家后,还应立即洗脸、换衣。一旦出现瘙痒等症状,可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另外,市民在旅途中饮食不宜过于油腻,进餐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未经煮熟的海鲜野味。根据目的地和旅途的情况备好衣物,带上雨具。春季昼夜温差大,晚上要增添衣物。
疾控专家还强调,老年人外出旅游有更多注意事项。年龄超过65岁者,出行前最好做个体检,选择合适的目的地。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等,外出前应将病情控制稳定并征得医生同意,带足常用药,按时服用。
老年人腿脚不灵,步态不稳,易发生突发事故,旅游时最好有亲友相伴,观光时不可边看边走边拍照。尽量借助景区缆车或电瓶车等交通工具,必须行走时要选择平坦大路,不走崎岖小路,爬高时应缓慢、稳健。
避免过度疲劳,日程安排宜松不宜紧,活动量不宜过大。住宿选择安静卫生的旅店,保证每天6-8个小时的睡眠。睡前可用热水泡脚,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垫高,以防下肢水肿。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30日,记者从芜湖市第六人民医院获悉,该院已与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卫生院签署医联体意向协议,其成员单位覆盖整个城北(开发区)、鸠江区,包括银湖社区卫生服务站、华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石城...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