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小琪(化名)今年9岁,如今和8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小琪的妈妈在她很小时就离家出走。小琪父亲受刺激后也常年在外打工不愿回来。小琪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缺少父爱与母爱。弋江区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汪雪梅得知后,伸出温暖的双手,让小琪再次感受到妈妈一般的关爱。
汪雪梅在弋江区社会救助中心主要从事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数年前,她到小琪所在社区进行户籍工作走访时得知了小琪的情况,心生同情。她了解到,小琪的父母相继离家出走后,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爷爷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奶奶是外地户口,曾患脑瘤行动不便,需定期复诊,长期吃药,无收入。汪雪梅还意外发现,小琪竟然与女儿是同学。她决定要尽力帮帮这一家老小,特别是对于小琪来说,除了协助申办低保等政策帮扶外,汪雪梅还个人出力出钱,让小琪感受到母爱。
当时9岁的女孩已经知道爱美了,但生活条件所限制,小琪的衣服多是好心人捐赠,许多都不太合身。为此,汪雪梅让女儿试着多关心小琪,邀请她到家里玩,让小琪放下戒备与自卑。在小琪感知到这个阿姨是真对自己好以后,汪雪梅又根据小琪的身材给她购买了一些当季且受小女孩喜欢的衣服。汪雪梅告诉小琪,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对于别人真诚的帮助应该接受,然后努力学习、工作,在有了能力后再去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
为了让小琪提高学习成绩,汪雪梅还来到学校,将小琪的情况转告给老师。老师知道后,为汪雪梅的行为所感动,经常在下午放学后会留下小琪,督促辅导她做完作业,并指点她不懂的地方。有一次,小琪因风寒生病住院,其所在班级还自发组织捐款2100余元,帮助她交了住院费。汪雪梅领着女儿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看望,并个人拿出500元爱心款。
在对小琪进行帮助关爱不久后,小琪的生日到了,汪雪梅还特地组织了一些同学,一起为其庆生,让小琪非常感动。爷爷年事已高,照顾小琪越来越力不从心,为了让小琪尽可能有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汪雪梅又找到社区,协调志愿者不时上门看望小琪和爷爷奶奶,为他们解决困难,处理一些力气活。如今小琪已经13岁了,虽然和汪雪梅的女儿不再是一个学校,但汪雪梅依然不时通过电话或上门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情况。
为了给小琪和老人一个安全可靠的生活环境,汪雪梅又联系上社区,通过他们与小琪的父亲联系,劝其尽快回芜湖,汪雪梅说,在小琪的父亲回来前,她还会继续照顾这个女孩,即使小琪的父亲回来了,她也会督促其父多弥补对女儿的亏欠。
据介绍,民政救助事关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对一时陷入困境的市民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因此在民政救助部门,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爱心耐心,同时还要有强烈的廉洁自律意识。今年40岁的王雪梅就是如此,对需要帮助的留守女孩不吝母亲般的关怀,对一时误解情绪失控的市民晓以真情,对不符合条件想申请低保的亲朋,她一应拒绝。
2008年接手工作以来,汪雪梅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民政系统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民政系统优秀办信员”、“弋江区2016年优秀共产党员”、“弋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所在的社会救助中心也因此获得了“安徽省社会救助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如今备受国人关注的“共享单车大战”,将“战火”延伸到了芜湖。记者了解到,在“ofo”、“永安行”等共享单车相继投放芜湖之后,3月26日,“摩拜”单车也正式进驻芜湖。目前,全国很多大城市的共享...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