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3D打印、奇妙的模型组装、聪明的机器人踢球……这些高大上的玩意儿,在延安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就可以体验了。3月21日下午,该校四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新奇的创客教育课,由此开始了弋江区中小学校创客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授课老师是一张张新面孔
孩子们发现,给他们上新奇的创客教育课的老师,都是一张张新面孔。这些年轻的叔叔阿姨们,个个和蔼可亲,讲起课来生动有趣。延安小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创客教育课的老师们都是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安徽原创科普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而这堂创客教育课使用的教学器材绝大部分也是他们带来的。
记者了解到,从本月起弋江区教育局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关企业合作,请企业技术人员走进延安小学、利民路小学、南瑞实验学校等中小学校,给孩子们上创客教育课。每周一课,每课一个半小时。从当天的授课现场看,企业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创客教育课堂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创客教育缺少懂行教师
目前,芜湖市中不小学校园创客教育仍然存在种种困难,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缺少“懂行”的教师。
可是,学校不是有科学教师吗?一些校长认为,两者的确有很大的关联,但本质还是不同的,科技教育主要是做小制作、小发明等,创客教育则是另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兴趣去探究,开展项目学习,注重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老师只是个“领进门”的角色,更多时候是让学生们打开脑洞,充分展示创意。
多位校长和老师认为,缺少“懂行”的教师,校园创客空间建得再多再好,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创客教育涉猎的内容不仅包括机器人、3D打印机等,还包括物联网、硬件、多学科知识等等,很多知识中小学老师是没办法解决的。”延安小学的一位老师说。
加快创客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成为推进校园创客教育必须打破的“瓶颈”。
校企合作的模式需要探索
在一些校长和老师看来,相比于其他许多内地城市,芜湖科技企业数量多,创客活跃,将这些优质校外资源与学校创客教育很好地对接,将会极大地推动芜湖市的中小学校园创客教育。
有校长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统筹建立一个包括各学科、各专业领域的创客专家资源库,当学校在创客教育中遇到问题,可直接在资源库中寻求专家,让他们进行知识或技术指导,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专家资源的运用。
弋江区中小学校园创客教育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一方面可以缓解创客教育师资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学校目前存在的创客教育设施器材不足的问题。接受采访的多位老师表示欢迎,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这种合作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准入机制。
图为企业技术人员正在延安小学创客课堂给孩子们上课。
记者 王俊杰 文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磊手机扫码,免押金租车,随借随还……时下最火爆的共享单车进驻芜湖,迅速刮起一阵自行车骑行的“绿色旋风”。短短几天时间里,在主城区的街头,蓝黄相间的“永安行”共享单车,小巧轻便的ofo...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