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写什么?怎么写?”这一直是困扰很多小记者的问题。3月19日,“芜湖小记者公益课堂”正式开课了,由大江晚报常务副总编朱金海主讲的“总编讲新闻”讲座在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二楼会议室举行,一百名芜湖小记者和家长们聆听了讲座。
讲座上,朱金海站在一名普通学生家长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女儿自幼踏上新闻之路的故事。谈起女儿加入小记者团队后的成长和进步,朱金海在自豪之余也心生感慨:“让小学阶段的孩子尝试接触新闻写作很有必要,一来能锻炼孩子的胆量,让孩子不怯场、不怕生;二来可以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开拓思维、学会思考,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究竟如何才能发现身边的新闻?“小记者在学校活动中,课堂教学中都可以发现写作所需的新闻素材,互联网被广泛运用的今天,家长们也可以鼓励小记者们巧用搜索引擎为自己找到写作素材,更可以引导小记者们举一反三,开阔视野,从自身看到其他人或事,找寻不同之处。”朱金海如是说。他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者,得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善于捕捉身边的镜头,关注校园里的新闻。并且凡事都要做好积累,做好功课。在谈及小记者采访和写作的技巧时,朱金海讲述了采访准备工作与新闻写作文体,“采访前提纲要列好,知道自己所采访的对象的身份背景,准备好想提出的问题等等,采访时更要学会随机应变,凡事先做功课,遇事才能游刃有余。新闻写作文体呢,对于小记者而言学会最重要的两种就可以了,也就是消息和通讯。”
讲座现场,朱金海还与小记者们展开了互动。“老师,请问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提高作文成绩呀?”一名来自镜湖小学的小记者脆生生的童声引得现场的一片笑声。朱金海回答道,“写作文和写作两者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笔下所写即心头所想,要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会思考,随时记录。坚持写日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针对家长们提出的在指导孩子们写作上以及孩子教育方面的疑惑,他指出,小学阶段是适于好习惯的养成时期,家长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应坚持、鼓励孩子记日记,利用零碎时间引导孩子阅读报纸,并善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谈舒钰 李仁婷 记者 季鲲 文 刘江 摄
新闻推荐
为贯彻落实《中共芜湖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16〕9号)精神,按照市委2017年工作部署,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今年重点就以下主题开展民主协商:1、深入推进人...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