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蕾蕾) 3月10日,安徽保监局召开2017年全省人身保险监管情况通报会,安徽保监局副局长璩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安徽保监局各处室、各人身保险省级分公司、省市保险行业协会负责人等近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2016年安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情况,全面总结了2016年人身保险监管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人身保险业面临的形势,并部署了2017年重点工作。
会议通报指出,2016年,安徽人身保险业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牢牢把握“保险业姓保”的行业定位,切实防范风险,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能力,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省人身保险保费收入563.3亿元,同比增长32.37%,增速创八年来新高。有效保额持续上升,同比增长105.61%,为同期保费增幅的3倍。普通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保障型业务快速发展,健康险增速达到81.34%。
璩斌指出,2016年全行业围绕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着力完成了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坚持从严监管方针,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从重处罚,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全年累计对人身保险机构及个人罚款264万元,为历年之最,市场震慑效果明显。密切关注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严防非法集资风险波及行业,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二是注重改革创新,服务大局能力提升。大病保险连续三年被省政府列入民生工程,实现全省覆盖。基本医保试点增效扩面,70%的试点地区完成经办对接或招标,覆盖人群1700余万。保险机构积极服务企业年金市场,受托和投资管理资金254.24亿元。商业年金保险覆盖325.26万人次,保额800.47亿元。芜湖税优健康险试点、安庆长期护理险试点稳步推进。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客户信息真实性治理,持续开展讲师组训培训测试和销售过程录音录像试点,堵住引发销售误导的环节漏洞。建立销售误导治理效果评价机制,继续开展“亮剑行动”,优化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协会调解中心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对接平台,形成保险消费维权合力。四是坚持成果共享,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平均提高了11%,人均赔付近8000元,最高赔付金额近80万元。老年人意外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全省75个县(市、区)使用财政资金或福利彩票公益金,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统一购买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接近全省区县总数的72%,参保老人210万人,赔付4100万元。
璩斌强调,安徽人身保险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保监会黄洪副主席在全国人身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机遇,深刻认识安徽保险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要求,不断提高人身保险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璩斌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人身保险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保监会姓监”,做实“保险业姓保”,以人民为中心,立足监管主业,守住风险底线,实现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稳中求进”,更好地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会上,璩斌对2017年安徽人身保险监管和改革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一是坚持“保监会姓监”,全面从严监管。按照“从严从快从重”的原则,以大病保险、销售误导治理、中短存续期业务等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增强监管的穿透性和威慑力。二是做实“保险业姓保”,服务经济社会大局。提高大病保险承办质量,加快基本医保试点进程,大力拓展职业年金市场,积极推进税优健康险、长期护理险、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三是严密防范风险,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强化公司主体责任,防范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现金流风险、舆情风险以及个别公司的声誉风险。强化有奖举报制度的落实,前移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关口,坚决防止大案要案的发生。四是坚持稳中求进,推动行业加快转型。坚持去有规模无效益、去有机构无产能、去有产品无收入,降行业运营成本,补行业风险保障。对于中短存续期产品、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占比高等的公司,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倒逼公司转型。五是完善服务体系,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核心,严格公司主体责任,严格受理、处理、告知等各环节的程序,依法高效处理投诉事项。推进大病保险健康脱贫,做实保险扶贫,落实特殊困难老人和重点优抚老人意外险统保,兜实民生底线。人身保险客户服务要实现从“宽承保、严理赔”到“严承保、宽理赔”的理念转变,切实增强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磊)芜湖市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和项目库近日建成,入库项目为2016年在建及新建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目前芜湖市入库项目2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81亿元。项目库由市发改委(物价局)与市旅...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