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本报记者石琼编著的《最后的芜湖古城》一书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立足芜湖古城,内容翔实、语言平实、图片丰富、可读性强,是迄今为止系统描写芜湖古城的一部力作,被列为芜湖市重点文化项目。
芜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多年,公元前109年置县,始称芜湖,居吴头楚尾,作为人文荟萃之地,地域文化独具特色、内涵丰富。芜湖古城则为古城芜湖的活化石,具有很强的研究和旅游价值。自2000年起,时任《大江晚报》记者石琼便将目光聚焦芜湖古城,参与采写了大量关于芜湖古城的作品,在着力呼吁对芜湖古城加以保护和规划修缮的同时,也萌生了再现芜湖古城的创作意愿。2006年,石琼开始付诸实践,利用业余时间踏遍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钩沉辑佚,最终完成初稿,并在芜湖古城规划建设工程启动之前,于2007年4月23日起在《大江晚报》连载精编版,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与广泛好评。一些读者甚至将它剪辑成册,连载精编版还成为芜湖古城规划建设策划顾问应天齐手中的参考资料之一。2013年起,该书稿被列入芜湖市重点文化项目,获得项目资助。此后,石琼又精益求精,历时三载,对初稿进行比对甄别、拾遗补缺,并逐步完善,最终定稿。
作者通过对芜湖古城多年的关注——现场采访和相关资料的收集,以纪实文学的手法,结合史料的研究和介绍,全方位展现了古城芜湖的风貌,通过现场、历史、建筑、街巷、文化、教育、人物、故事、方言、交通、金融、商贸、工匠、小吃、老字号、质疑、规划、关注、大事记等近20个专题、230余幅图片,将芜湖古城的风物掌故与似水年华“一网打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是人们了解芜湖古城的重要参考书。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2017年高校、中职、普高困难学生资助办法出台建档立卡贫困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
本报讯记者近日从市教育局获悉,芜湖市2017年民生工程高校、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已经出台,将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加大...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