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南陵 > 正文

真·汉文帝陵找到了 近千年谬误被纠正,汉文帝霸陵落定江村大墓

来源:成都商报 2021-12-15 04:52   https://www.yybnet.net/

考古人员在薄太后南陵外藏坑进行发掘工作(2018年7月17日摄)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是西汉第三代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武帝刘彻的爷爷。汉文帝对自己节俭,对百姓们却十分仁厚,他不断下旨减免百姓赋税,给予百姓实惠。在汉文帝的治理下西汉国力不断强盛,府库充盈,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据史料记载,作为“二十四孝”主人公中唯一的皇帝,汉文帝登基后,母亲因病卧床三年。这三年里,刘恒每天都去看望母亲,常常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亲自陪护,御医送来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

记者14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江村发现了一座大型汉墓,经过持续勘探及对大墓周边部分外藏坑的抢救发掘,基本确认这座大墓为汉文帝陵墓。

进入21世纪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并对世传的汉文帝陵所在的“凤凰嘴”,以及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等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基本确定了汉文帝霸陵陵区的大致范围、重要遗址的分布状况和形制布局,并新发现了一座“亞”字形大墓。这座新发现的大墓因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江村而被称为江村大墓。

江村大墓地面无封土,墓葬形制呈“亞”字形,四面带有梯形墓道,墓室开口距地表2—4.5米,南北长74.5米,东西宽71.5米,底部距地表深27—30米。

江村大墓周围有上百座外藏坑及陪葬墓,从2017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和薄太后南陵的部分外藏坑进行了抢救发掘,出土了着衣陶俑、陶罐、铜带钩、弩机、铁戟、车马器等大量文物。同时还发现了两枚印章,其中一枚经清理辨认,印文为“中司空印”。

在白鹿原西部有一个被称为“凤凰嘴”的区域,这里有10多通明清时期的祭祀碑,另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铭石碑一通,上书“汉文帝霸陵”5字,因而长期以来“凤凰嘴”也被认为是汉文帝陵。

据了解,此次考古人员对“凤凰嘴”区域做了全面详细的考古勘探,未发现任何人工修建或开凿的遗迹,基本可以确定“凤凰嘴”只是一道自然形成的黄土梁,没有任何墓葬。

“此次考古发现证实,‘凤凰嘴’是后世讹传的霸陵。江村大墓陵区与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等西汉帝陵形制要素相近、平面布局相似、整体规模相当,而且有明显的发展演变轨迹,另外结合文献记载,初步推断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主持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赢说。

因被盗引关注,曾被怀疑是公主墓

汉文帝霸陵如何发现的

据此前的史料记载,汉文帝霸陵位于“凤凰嘴”下,这一错距今竟已近千年!考古专家是如何确定霸陵位置的?其实江村大墓离“凤凰嘴”不过2000多米远,此前因被盗引发关注,还被怀疑是馆陶公主墓。

为何否了“凤凰嘴”? 没有汉代墓葬遗存

霸陵是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合葬陵寝。根据史料记载,近千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霸陵位于“凤凰嘴”。但此次经考古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为霸陵的可能。

对“凤凰嘴”的疑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两位副研究员曹龙和杨武站此前就提出过。

据西安晚报此前报道,按照西汉帝陵传统,陵园一般建于黄土台塬的边部,除帝陵陵园较为高隆外,整个陵园内较为平整,高差不大。

但曹龙指出,“凤凰嘴”与陵园内最低处高差达230米,在建陵过程中难以建设外藏坑、礼制建筑等设施,且“凤凰嘴”与窦皇后陵封土相距2100米,比西汉国力最强的武帝茂陵帝后陵墓之间的距离还大,这显然不可能。根据西汉帝陵的陵园规模,霸陵帝陵不可能位于“凤凰嘴”。

2100米外的江村大墓

曾被怀疑是公主墓

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离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约2100米。

2001年,位于灞桥区的江村东侧,有一座大型墓葬(简称“江村大墓”)多次被盗,其墓葬位于江村东侧、窦皇后陵西侧。盗墓者当时共盗出300件文物,有专家推测,被盗墓葬可能是馆陶公主墓。

汉代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墓葬皆类比诸侯王。但目前已发现诸侯墓的规模,与江村大墓相比都小了许多。而馆陶公主葬于武帝时,其葬制不可能超越诸侯王。因此,曹龙认为,江村大墓位置显赫、规模大、外藏坑数量多,远远超过了诸侯王墓的等级,不可能是馆陶公主墓。

曹龙和杨武站推测,根据霸陵陵区地质、地貌条件,结合西汉帝陵制度、墓葬形制,霸陵帝陵应为带4条墓道的“亞”字形竖穴土坑墓,并根据江村大墓的位置、规模、设施,判断江村大墓为霸陵帝陵陵址,即汉文帝陵墓。

四步交叉印证

揭开“霸陵之谜”

根据央视报道,考古专家采用四步交叉印证,一步一步揭开了文帝“霸陵之谜”。首先,确认江村大墓规格为皇家陵墓;其次,依据中司空印等出土文物,佐证墓主人身份;再次,由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合围,再次证实墓主人身份应为“帝王级”;最后,凤凰嘴下空空如也的“假”霸陵,反向印证真霸陵所在地实为江村大墓。

据悉,江村大墓平面为“亞”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围有卵石铺砌的陵园设施(暂定名“石围界”),边长约390米,石围界四面正中外侧有门址,推测可能为独立的帝陵陵园(窦皇后陵也有独立的后陵陵园)。

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发现陵园园墙遗存,推测共处同一座大陵园内,大陵园东西长约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

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考古发掘

薄太后南陵发现梅花鹿等珍奇异兽骨骼与大量金银器

薄葬自己、厚葬母亲的孝顺皇帝

在昨天陕西卫视的直播中,有一个关于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的细节:这座陵墓中发现了如梅花鹿、金丝猴等珍奇异兽的骨骼与大量金银器陪葬品。与之相比,汉文帝自己的陵墓中出土的却多是陶俑、青铜器和铁器等相对不那么贵重的随葬品。专家透露,这些铜铁器物大多体积较小,对于帝王来说,可谓薄葬。

这种对比,与史料中对汉文帝事母至孝的记载相吻合,作为“二十四孝”主人公中唯一的皇帝,汉文帝登基后,母亲因病卧床三年。这三年里,刘恒每天都去看望母亲,常常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亲自陪护,御医送来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

在直播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还提起一段往事:2002年,发生在美国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第一次把江村大墓推到考古学家面前——当时有6件汉代陶俑即将被拍卖,已经出现在了图录上,我国政府获悉消息后,通过外交途径及时进行交涉。

当时,焦南峰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回答了苏富比拍卖行提出的11个问题——“比如为什么说(这6件陶俑)是中国的?为什么说(它们)是陕西的?为什么说是西汉的?以及还有多少这样的陶俑等等。”焦南峰在采访中回忆道。

最终,经过多方努力,6件陶俑于次年回到西安。公安部门随即展开调查,证实是盗墓分子盗掘陵墓所得。

此次霸陵考古发掘所出土的大量“裸体陶俑”也是一个令人们着迷的发现:这些代替真人殉葬的陶俑虽然只有真人三分之一大小,但造型准确,做工细腻,从形体大小到彩绘表情都异彩纷呈,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成就。这批陶俑和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的阳陵中的陶俑十分相似,几乎如出一辙。

这些陶俑几乎都没有手臂,且“赤身裸体”,这是为什么呢?据介绍,这是因为两千多年前它们被制作出来的时候,胳膊都是另外用木头制成的,并且外面穿了衣服。衣服是丝绸或者麻布的有机质,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之后,丝麻制的衣服和木制的胳膊这些有机质就全部都腐朽掉了,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断臂赤身”的模样。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网、西安晚报等 图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我们办的不只是案子,还关乎别人的人生” 从3万元到16万元赔偿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这件事真要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侯某传到现在也拿不到赔偿款……”近日,南陵县家发镇永林村党支部书记在电话中向...

南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陵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真·汉文帝陵找到了 近千年谬误被纠正,汉文帝霸陵落定江村大墓)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