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南陵 > 正文

江水悠悠 故事脉脉

来源:大江晚报 2019-09-09 14:47   https://www.yybnet.net/

初秋时节,青弋江畔如诗如画。平静的水面,默默诉说着70年间发生在这条母亲河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弋江江水奔流,洇润所至,故事丛生。

一位老芜湖

在青弋江边的岁月

张双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芜湖人。他1953年出生于青弋江南岸的库子街。“我们老芜湖人喜欢把青弋江的南岸和北岸,称之为‘河南、河北’。”张双柱说,青弋江,以及防洪墙的兴建及其后的每一次改造,都关乎他和整个大家庭的迁徙。

在张双柱的记忆里,芜湖因水而得福,却也饱受水灾之苦。特别是青弋江南岸,在过去,由于地势较低,能搬离的都搬到“河北”去了。“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芜湖再次遭遇一次较大水灾,洪水把家门都淹了一半。当时我们全家临时搬到‘河北’狮子山顶十一中学大礼堂避难。其后没多久,芜湖市从‘河南’开始全面启动防洪堤建设。”张双柱认为,青弋江真正意义上的防洪墙,首先是从“河南”开始兴建的。

“我还记得青弋江最早的防洪墙的模样。西自江口的泗关街,向东经中山桥,沿着库子街、大安村、码头口、西街,直至弋江桥边。”张双柱回忆说,当时他家就在东西走向的库子街上,正好是规划中的防洪墙经过处。1970年,根据政府的统一安排,他的父母在青弋江南岸大埂边上的双孝坊附近一片菜地上盖起新家。没几年,“河南”防洪墙建成,紧挨着他家新房子的大埂也夷为平地,开辟出一条宽敞的大道,“沿着埂边的家家户户,开门即见连成一排的三个大水塘,芜湖古八景‘盆塘塔影’指的就是这里。说句真心话,那时我们一个个神清气爽,幸福指数陡涨……”

后来,张双柱结婚、生子,他的家搬了再搬,也渐渐远离了河边,但他目光从未离开过青弋江。“我还记得青弋江在全国率先建造起多功能防洪墙,从1992年开始动工,到1995年建成,西自中江塔,东至弋江桥。”张双柱说,青弋江两岸有了两大防洪墙、城区有了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从此芜湖“外不怕淹、内不怕涝”,“当时《中国摄影报》还曾报道过呢!”

2008年,张双柱又搬回了青弋江边南岸居住。走在青弋江边,他发现新建的防洪墙不仅更加坚固,更加美观,而且也更壮观,更凸显人文艺术特征,“今年,青弋江沿岸与十里江湾交相辉映,把江城装扮得更加美轮美奂。”张双柱坦言,在见证青弋江防洪墙变迁的时光里,他更见证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两代水利人

与青弋江的相伴

实际上,芜湖人和青弋江的羁绊不仅仅在于依水而居。与青弋江始终相伴的,还有一代又一代的水利人。

从过去到现在,在青弋江的奔流中,他们不断传承着不变的治水精神。

“我1985年5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测量青弋江的一段河道。”工作于市青弋江分洪道水利工程管理处的丁贤青回忆道,三十多年来,他的工作重心一直都在青弋江之上,可谓亲历了它所有的“大事小事”。“从我小时候就知道,青弋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有很多。但成为一个水利人后,亲眼目睹以青弋江为主的芜湖三江流域水患频发后,我才深刻地体会到这条母亲河的喜怒无常。”丁贤青回忆道,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有好几次。“一次是1989年,青弋江西河站水文站一夜之间水位涨了6、7米,加上当时的堤防标准并不高,导致南陵的太丰圩破了。”还有一次是1999年,丁贤青说,芜湖县红星、联建和南陵的东沙、东七等几个万亩圩几天之内相继告急……

同样是老水利人,市青弋江分洪道水利工程管理处主任李广平也是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的亲历者。“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工程是这几年的事情,其实从这个工程开始酝酿谋划,到如今终于落地,前后横跨了半个世纪,倾注了几代水利人的心血。”李广平就这其中的一员,据他回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包括青弋江在内的三江流域的防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分洪道的设想已提出来。此后,芜湖市委市政府历任领导,都一直积极争取着这个项目。因为这一流域不是单一水系,而是一个复杂的水网区,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分洪道项目开启了漫长而艰难的项目论证期,包括地形测量、水文数据、气象雨情分析、特征洪水研究等等。李广平说,仅物理模型实验这一项,就花了整整4个月。“2011年,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终于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工;2016年6月18日,分洪道的主体工程通水正式投入使用……”说起这些,李广平如数家珍,青弋江是他这几十年职业生涯的初心,更是使命。

一脉江水,水利人和青弋江的故事在传承。对于年轻的工程师李程而言,水利人与青弋江的故事与其说是“博弈”,不如称之为“守护”。虽然他所亲历的洪灾不如前辈多,却参与和见证了分洪道初次发挥作用的历史性时刻。“2016年,分洪道刚刚贯通,便在洪水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分洪作用,大大减轻了青弋江下游的防洪压力。”至今,有一幕李程还记忆犹新,“分洪道修建好之前,汛期的晚上很多老百姓会自发上堤巡查。但是2016开始,我发现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老百姓都说心里踏实多了,睡觉也安稳了。”对于未来,李程的期待还有很多,分洪道工程的作用不光在于遏制三江流域的水患,这将让这条母亲河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记者 唐乐燕

新闻推荐

本周沿江江南维持阴雨天气

本报讯(记者史力)一层秋雨一层凉。近日安徽省雨水偏多,温度下降,秋日氛围愈发浓郁。9月1日至2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和淮北局部...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梦里水乡 吴 鲜2019-09-04 09:15
评论:(江水悠悠 故事脉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