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芜湖市南陵县奎湖高屋基自然村鞭炮齐鸣、“锣鼓震天”,上演“走马灯”的传统民俗大戏。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村民拿着云牌,绕着“8”字结,以古代戏曲中的典型人物为蓝本,彩妆表演,服装艳丽,造型花俏,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正月初一正式出灯,走村串户表演,意在祈福纳祥……
走马灯是芜湖一带正月里举行的一项民俗活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员穿着古装,扮成三国里的关羽、张飞、吕布等历史人物,下跨用布轧制的“马”走家串户进行表演。表演的多数是关羽“千里走单骑”等故事。南陵县奎湖是个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高屋基自然村的村民在富裕之后以多姿多彩的文娱形式喜迎马年的到来。走马灯在该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时隔21年之后,由该村14名在外就读的大学生发起,众多村民参与的民俗表演形式。
由于参加走马灯的青壮年到年初八后基本都要返城工作了,现在的走马灯活动一般只办到初七那天。当日在现场,笔者看到20余名身着各色古代戏服的村民,一大早就在村里走家访户向村民拜年。每到一户,一行人首先在农家的门前空地上摆出各种造型,随后在鞭炮声中步入主人家的堂厅走上一圈,才算结束。
表演时,村里的年轻人穿着“行头”,跨马执鞭,绕着“8”字结,犹如在战场厮杀一般。早年的马灯是清一色男子玩,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地方改变了规矩,出现清一色的女马灯。
按规矩,玩马灯时要设一个“灯堂”,好比部队的大本营。玩灯的每天出去回来都吃住在里面,不回家。“马灯”开始的第一天要在本村玩,然后开始浩浩荡荡地出村走亲访友,拜村问邻,进行祝福。“马灯”中除了“扮角”外,还有与“扮角”人数相同的旗手和十几名“玩云”的孩子。“玩云”的孩子手执像盾一样的云牌,排出各种字样,有“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等祝福的话。
据传授马灯的灯师说,清代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受伤军士流散隐居乡间后,遭遇瘟疫流行,便将“马灯”活动传授给当地百姓,以此来驱逐“瘟神”。
芜湖的马灯种类繁多,一般用竹篾扎成马头、马身,外蒙布;“马颈”长约1米用绸子制成,内塞棉花;竹马的前后点灯制成“马灯”。表演时,竹马拴挂于灯手腰间,马颈别在腰上,一手拎马头另一手执刀枪,着近似戏装的绣花马灯服,但要使较长的后裾盖住竹马的尾部。
马灯表演者需17或19人,表演形式,多以列阵、演武为主。所扮人物为“三国演义”与“杨家将”故事中的英雄,尤以“关公”为主。“关公”在驱傩中将进入村民家,挥舞青龙刀进行“扫堂”除秽活动。演出中灯手不得开口说话。表演时,在锣鼓的配合下,只见场上灯手们飞马扬鞭,沙尘起处,刀枪撞击,锦旗飞扬。虽只是民间乡场的社戏,但也煞是好看、壮观。表演中最为精彩的,要算是充分表现枪棍技艺与武术功底的赵子龙“跑单马”,并有故事情节的“五马破曹”。
走马灯成员漂亮的行头,有序的活动,动听的节奏,精彩的表演,喧闹的气氛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许多年味。
新闻推荐
本刊讯 (张红 丁少春 秦月平 姚明镜 ) 今年以来,南陵县公安局积极探索新路子,通过开展“四联防”活动,以民力弥补有限的警力,营造乡村和谐平...
南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陵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