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全市要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突出抓好“五个结合”。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按照生态立市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森林增长等生态文明约束性指标,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全力打造长江流域最为优美和谐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相结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聚焦发展首位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通过低能耗产业的增量稀释高能耗产业的存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钢铁、建材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芜湖市能源、纺织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增强二、三产“双轮驱动”的动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形成集养殖、沼气、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长江、青弋江芜湖段、巢湖流域无为沈巷地区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全市一般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强化环境空气和PM2.5等污染源的监测体系建设,加大对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汽车尾气和施工场地扬尘治理力度,切实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以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和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构建城镇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优化产业布局,严把产业政策、节能、环保、投资强度、产出效益“五个关口”,坚决杜绝能耗高、污染大、占地多、投资强度低的项目落户芜湖。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城镇建设用地供应与存量土地利用效率挂钩机制,盘活农村宅基地及存量建设用地。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推进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城市截污,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实施循环经济“百千万”示范工程,加快推进芜湖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深入开展餐厨垃圾收集和处理工作试点,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利用川气东送经过南陵县的契机,进一步扩大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抢抓芜湖市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有利机遇,加快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倡导生态文化理念,依托基础较好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打造生态文化载体,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作者单位:市发改委)
汪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向陈宏)10月28日,省检察院重点调研课题《办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研究》首次实务调研活动在南陵县检察院举行。...
南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