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张梅
3月15日上午,气温低至8℃。尽管衣着单薄,但南陵一中学生董连良的心中却涌动着暖意:当天,芜湖阳光爱心群的志愿者来到学校,为他送来了1000元生活费和500元学费。接过钱后,孩子腼腆地说了声“谢谢”,就赶往教室上课。
作为弋江区“心暖花开”公益联盟的一个“草根”爱心组织,阳光爱心群的活动几乎全部围绕爱心助学展开。2007年至今,总计资助贫困生600余人次。3月11日至15日,是爱心群奔赴四县四区,集中发放本学期助学款的日子。记者跟随其中一组来到南陵县,目睹了贫困生们面临的生活困境及志愿活动带给他们的欣喜。
志愿者:做好事就做实做透
15日早上7时,记者抵达集合地点——安师大附小大门口时,志愿者们已经整装待发。南陵线路的临时负责人“米爷”介绍说,爱心群志愿者来自于各个单位,为了这次活动,不少人都跟单位申请调班或请假,有些家住城北的志愿者,早上5点多就起床忙着赶往集合地。
为什么要不辞辛劳地一所所学校奔波?“米爷”解释说,他们要保证将钱款送到每位资助对象手上,对捐助者和贫困生负责。记者获悉,为掌握真实详细的贫困生资料,几年来,志愿者们利用节假日,在四县四区特别是农村学校四处奔走,搜集、核实贫困生信息,群里的几位“骨干”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相比较其他公益团体开展活动的“广撒网”,阳光爱心群的活动显得有些单一,从为农村小学建立图书室,到给困难学生捐献衣物、物品,再到每年发放贫困生资助款项,几乎全部活动都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息息相关。“我们爱心群成立的初衷就是爱心助学,七年来这一宗旨从未改变。”在爱心群负责人王安华看来,做志愿活动就是要做深做透,不流于形式,不浅尝辄止。
贫困生:生活虽苦梦想依旧
在许镇镇黄墓渡完全小学,受助对象毛明慧、毛明勇是一对姐弟。“叔叔阿姨好!”见到记者一行,模样清秀的毛明慧脆生生地叫道,周身散发出一股比同龄人更加懂事、明朗的早慧气息。据了解,这对姐弟的母亲是云南人,父亲几年前因工伤摔成高位截瘫,母亲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着他和一双儿女。毛明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两个孩子礼貌懂事,学习成绩优异,尤其是姐姐毛明慧,性格活泼开朗,平时很受同学欢迎。记者问毛明慧今后想做什么,小姑娘认真地想了一想后告诉记者:“要好好学习,考大学,找好工作,将来孝顺爸爸妈妈!”
大浦区实验中学的杨凯给记者的印象是:穿得特别破旧,但有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熟悉杨凯家庭情况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这个孩子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汉,他的父亲几年前逝世,两个姐姐一个瘫痪在床一个肢体残疾,母亲也因为要照顾3个孩子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来源。容易因贫困导致的自卑在这个男孩身上丝毫见不到影子,孩子喜欢咧开嘴笑,能够大大方方地主动和志愿者说话。聊天时,他懂事地告诉记者,他是家里的顶梁柱,长大后一定会照顾好妈妈和姐姐。
新闻推荐
牡丹盛开,迎来八方游客。吴安亚 摄(资料图片)...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