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芜湖市遭遇了超1998年的特大洪水,长江水位仅比1954年历史最高水位低0.11米,达到40-60年一遇的洪水等级。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精准调度下,通过重点水利枢纽工程、长江干堤、防洪骨干工程、排涝泵站和小型水库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为抗洪救灾工作赢得了主动,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损失。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仍存在诸多突出薄弱环节,无为大堤惠生联圩堤段、繁昌江堤、不达标段等堤防险情不断;长江外护圩防御洪水能力不足,大水年份转移人员投入巨大;除已达标建设的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漳河治理工程等,未经系统治理的河流或河段,防洪能力明显薄弱;城北防洪堤圈不完整、城南圩防洪排涝能力有待提高、新规划大龙湾片区防洪除涝体系不完善;沿江许多区域自排、强排能力跟不上,造成洪涝水无法及时排出,“关门淹”情况较为突出,易涝区排洪能力建设与蓄滞洪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山丘区水源建设仍显不足,水库扩挖、非在册水库提升、青弋江灌区扩能需要大量建设资金。
结合“十四五”规划及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以水利现代化为目标,以巩固水生态文明城市为抓手,谋划基础性、系统性、枢纽型重大水利工程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防洪除涝能力意义重大,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缓解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矛盾迫在眉睫。
一、以重点防洪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加快推进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重点谋划长江防洪标准较低堤防达标工程、达标堤防能力再提升工程、长江崩岸区综合整治工程,积极配合池州市全力做好工程前期工作;系统治理19个江心洲、外护圩,统筹长江防洪整体利益与区域防洪局部利益、居民迁建与外护圩堤防标准提升,分类分批系统治理。
尽快推进芜当联圩开工建设。芜当联圩保护城区面积约383平方公里,保护人口73.78万人,是芜湖市城市防洪重要圩口,目前约64公里为2级堤防标准,需按照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建设,并同步系统推进城北城市防洪圈堤建设,提升城市防洪能力。
构建新城南圩防洪除涝体系。城南圩(麻风圩)为长江、青弋江、荆山河、竹港河堤防围合的封闭区域,经过历年的堤防加固,城南圩堤圈中的江堤段已达到了1级堤防标准,其余堤段已达到了2级堤防标准,防洪问题已基本解决。镜湖区荆山圩、三连圩、埭南圩(北圩)分别与城南圩隔荆山河、竹港河相望。其中,荆山圩为城市建设用地,三连圩、埭南圩(北圩)为规划城市用地,此三个圩口防洪排涝能力尚未达到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开展区域联圩并圩,通过堤防达标、泵站水闸、水系整治等建设内容将城南圩、荆山圩、三连圩、埭南圩(北圩)合并为一个圩口即新城南圩是十分必要的。
推进大龙湾片区防洪及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大龙湾片区是芜湖市“二次创业”引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大龙湾片区防洪及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是筑优生态环境、保障防洪安全的先行需要,进一步构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通过实施泵站、水系连通等工程,完善区域内防洪及对江排涝能力,为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和重点易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全面启动新一轮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对青弋江、裕溪河、漳河等主要支流进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湾沚区六连圩防洪排涝整治工程、南陵县漳河水系综合整治及防洪治理工程、无为市裕溪河薄弱环节堤防加固工程、鸠江区下九连圩裕溪河堤防提标工程建设;谋划黄浒河、牛屯河、西河、峨溪河等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工程;谋划重点排涝泵站建设,加快裕溪河等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大幅度提高无为、鸠江等区域排涝能力。
二、以一体化为引领,构建更高水平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发展体系
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严格执行取水许可、用水计划管理等制度,推动水量按需分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基础性、先导性、约束性作用,加快形成“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的发展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永续发展。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坚持在水资源利用上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农业、工业、城市节约用水,积极利用非常规水源。建立健全节水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节水产业发展,推动用水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以创建示范河湖为契机,大力建设一批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打造美丽家园。要强化系统治理,全面提高水环境质量。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坚持河湖同治、水陆共治,积极推进实施城南圩长江防洪墙改造工程、青弋江城区防洪墙段景观工程和城北圩长江岸线生态整治修复工程,深入开展长江干流岸线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了长江沿线191个非法码头、非法砂点和非法修造船厂清理整治。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强化河湖岸线管理保护。以河、湖长制为牵引,推动解决河湖管理难题,让河湖面貌和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深入开展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推动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增强河湖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景观人文等功能,共绘芜湖市美丽河湖。
继续巩固水生态文明城市成果,大力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设人水和谐的海绵城市和美丽乡村,严格保护河湖生态空间。科学确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优化水资源配置和水利工程调度,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推进湖泊保护规划工作,扎实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促进河流湖泊休养生息。
以科学调度澛港闸、红庙节制闸为基础,以推动芜湖闸、姑溪闸联建为着力点,系统推进一批小而精(扁担河治理、荆山河治理)的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三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发展水平。
三、以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指引,构建更高水平的水利投、建、管体系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重要治水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为今后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是做好水利工作的科学指南。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指导,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推进,坚持治水符合水利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新期盼,必须不断坚持和深化。
要持续加快水利工程补短板,当前要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的重大机遇,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同时着眼长远,科学研究统筹解决新老水问题的工程体系,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当前,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仍然以中央、省投资为主,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难度大,建设资金缺口往往是制约水利工程建设最不利的因素。同时,要想争取国家资金难度极大,一些水利短板项目和关系民生项目(社会功能为主)难以启动,一些长期亟待解决的水利问题难以解决。组建水利发展投资公司或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公司组建水务板块,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进一步挖掘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资金利用潜力,结合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充分挖掘生态资源可创造收入,加大政府性预算安排生态补偿资金,通过以上方式可形成稳定现金流。
持续强化水利行业强监管,以智慧水利建设为重点,强化水利创新驱动。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水利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智慧水利”,构建流域区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水利大数据网络。同时,要不断健全完善监督制度体系,推进水利行业监管常态化规范化。大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工程标准化管理,积极探索“管养分离”模式,确保水利工程长期持续发挥效益。作者单位:市水务局
王津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7日上午,繁昌区峨溪中路(安定路-公安局)建成通车。该工程是芜湖市繁昌区2020年政府性投资重点工程,建设总投资450...
繁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繁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