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小镇中秋节,热闹仅次于“百节年为首”的过大年。儿时过中秋,我们小伙伴最投入地玩的民俗游戏,就是堆宝塔。
“童子垒瓦作塔,燃灯为戏。”(清道光《繁昌县志》)堆宝塔,故乡人也叫“码宝塔”。小时候我估猜只有我们沿江古镇荻港人才会在中秋节堆宝塔,后来慢慢晓得,堆宝塔早先盛行于曾经属于徽州的江西婺源,是江南地区中秋节广为流行的儿童游戏。“在南京‘小儿垒瓦片为塔,燃灯其中,鸣锣击鼓,烧塔以戏’,在苏州‘人家叠重台,爇天香达旦,占塔灯。’”(王文宝《中国民间游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堆宝塔,先要搜罗建筑材料——碎瓦片。我家斜对门的金宝哥哥,瘦瘦高高的,是个念书写字、斫柴摸鱼样样都精明的“能豆子”。中秋前两天,金宝就领着我们大街小巷房前屋后捡瓦片。曾经徽商云集的荻港老街,临江沿河,尽是白墙灰瓦马头墙飘逸的徽派民居。我们把找到的大小碎瓦片,蚂蚁搬家一样,用簸箕、抬箩运到我家隔壁李老爹家院子里。李老爹笑口常开,徒弟众多,还培养了两个在北京合肥大城市工作的儿子,孙子宁宁也天天跟我们疯得满头大汗。李老爹家后院,宽敞平整,有花有树有雀子叫,正是我们财神湾小伙伴堆宝塔的好场子。
高楼万丈平地起。中秋节一大早,金宝先用瓦片在院子中央画个标准的圆圈,相当于老瓦匠盖房子,先放石灰线。那个圆圈,比井口细,比稻箩粗。圆圈画好,压线码一圈断砖,做宝塔基座,再竖起整砖,做宝塔正门。在他指挥下,我们将大小瓦片,一片一片,一圈一圈,小心翼翼地码起来,码起来。宝塔要码七层,每码一层,还要假戏真做,码出窗户和塔檐。宝塔造型,现在想起来应该就是模仿我们熟悉的板子矶明代宝塔。“山拥画图浮水面,天垂星斗入江心。” (明·宋棠《板子矶》)板子矶是故乡风景名胜,孔尚任《桃花扇》有“截矶”一出,也是大兵过江“渡江第一船”登陆地,那座阅尽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明代宝塔,虽已残破,至今犹存。
堆宝塔要外圆中空,层层收缩,塔内不能有柱子支撑,最难的是堆攒尖顶,就是堆宝塔尖子,一不小心,轰然垮塌,就要重打锣鼓重开台。宝塔渐渐超过我们头顶,金宝站到板凳上,凝神屏气,轻拿轻放,终于稳稳地放上一块磨尖了的小青砖,完美封顶!我们欢呼雀跃,“花脸猫”一样的小脸上,堆满了激动和荣耀。宝塔堆好后,小伙伴们锦上添花,又用竹篾、松枝、桂花枝、花纸在塔前搭了一道彩门。万事俱备,大功告成,只等晚上月亮粑粑快快升起来。
“晚则设宴欢饮,略如元宵。”(清道光《繁昌县志》)故乡中秋,晚餐多板栗子炒公鸡、烘笋煨老鸭汤、盐水虾子等美食。太阳刚从江对岸芦苇丛慢慢落下去,我们就捧着老大的冰糖月饼、咧嘴红石榴,迫不及待地聚到了李老爹家院子里。
金宝哧溜哧溜猴上老槐树,挂起李老爹从家里拿来的红灯笼,宁宁把装了月饼、石榴、菱角之类的瓷碟子小心地放进宝塔底层,用火柴点燃塔里红蜡烛,摇曳烛火,透过宝塔瓦缝门窗,忽明忽暗,如梦如幻。从德胜河上游老埠头那边慢慢升高的月亮粑粑,白里泛黄,黄里泛白,出奇得又大又圆。我们小家伙一本正经地举头望月,仿佛真的看到了月宫桂树下“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还有勤劳憨厚的吴刚大叔,漂亮孤单的嫦娥小姐姐。
拜过月亮粑粑,游戏渐入高潮。金宝他们大孩子,还有来凑热闹带我们玩的大人们,吹笛子,拉二胡,唱民歌,唱黄梅调,“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夜静尤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而我们小孩子,就只管钻彩门绕宝塔,胡乱地啃着月饼石榴追逐嬉戏,仰望越来越白亮的月亮粑粑,不着调地随性放声歌唱“月亮月亮粑粑,照见照见大大,大大出来买菜,里头蹲个老太……” “小白兔,白又白,你从月宫走下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儿高高,江流宛转,宝塔寂然,故乡小镇又恬然睡在了梦里头。
程红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青)为加强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交流,9月21日-22日,芜湖传媒集团专副刊编辑部与繁昌区作协在繁昌图书馆联合举办作者...
繁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繁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