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人对菊花一直是情有独钟。芜湖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关于提请审议命名市树市花的报告》记载:1984年10月份,经过近二十万市民投票评选,菊花当选为芜湖市花。而曾经每年一届的菊展,更是许多芜湖人抹不掉的记忆……
菊花是君子花。《楚辞》里,秋菊与春兰相提并论,其芳无绝,其英可餐,为屈原所推崇,成为他“修己以安人”的嘉卉。陶渊明是菊花的最大拥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是靖节先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自我写照,后来又成为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君子化身。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岁寒四君子”:梅傲、兰幽、竹澹、菊逸。菊花,凌霜飘逸,不俗不媚。
菊花是志气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托物言志,表达了“他年我若为青帝”的“鸿鹄之志”。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不并”与“独立”并“抱香死”的残菊,象征了爱国志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菊花是节令花。九月花信为菊,故称“菊月”。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田家与诗人的重阳之约暨菊花之约。苏东坡:“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在苏轼眼里,菊花成了“验时花”。
菊花是秋酌花。自古以来,重阳习俗:登高远眺,遍插茱萸,赏菊饮酒。赏菊与饮酒,紧紧相连。杜甫:“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白居易:“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杨万里:“南山十日菊,秋酌有前诺。”菊花不仅仅在朋友聚会饮酒时“助兴”,更与酒融为一体,酿成了“菊花酒”。
在芜湖,诗人咏唱菊花的传统很久远。早在南朝时,梁元帝萧绎(508-554)驾临芜湖,饱览鸠兹风物。在《泛芜湖》诗中,开篇即叹大小荆山一带的花卉:“桂潭连菊岸,桃李映成蹊。”碧潭飘桂,曲岸染菊。“芜湖水”周遭,春有春芳,秋有秋芬,桃李桂菊,春秋辉映。
南朝谢朓担任宣城太守时,路过繁昌新林,写了两首诗。既留下了“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样的佳句,也留下了“风烟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这样的喟叹。上有碧云,下有黄花。鸟途畅通,人路闭塞。
明清时期,芜湖士大夫已有菊花会。李赞《永寿院》中有“栗里经行日,僧庐亦问咨。场空禾忝后,霜老菊萸时。”管干珍《圆照寺古梅》中有“桂芳菊绽梅无色,尔亦天涯冷落人。”明人梅鼎祚《秋深同秀水朱明府,集李芜湖署阁》曾曰:“坐见鸣琴化理成,邀宾江阁月华生。秋深菊色寒侵座,风起潮声夜撼城。”这里“邀宾江阁”“秋深菊色”,正是一次小型的以菊相邀的文人雅集。清人袁昶:“一般风味淩居士,共酹陶塘菊盏寒。”临湖赏菊,把盏会友,是酒会也是菊会。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芜湖的菊花展示,恰逢其时。作为芜湖会展经济的早期形式之一,菊展不仅满足了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提高了芜湖知名度,推动了芜湖经贸发展。菊花时节,演变成了菊展时节甚至菊花节庆。每到重阳,万菊攒聚,万头攒动,形成了新时期芜湖的新风俗。
曾任芜湖市政协副主席的赵贤瑞,在《菊花为芜湖市花》中道:“秋老江南霜满天,万花零落尔犹妍。若非傲骨英姿爽,安得鳌头独占先。”
安师大教授孙文光的组诗《芜湖杂咏·市花》咏菊花:“芜湖好,秋菊竞芬芳。灯影一湖城不夜,花光十里月初黄。挺拔傲寒霜。”
回首芜湖的菊花展示历程,可以概括为三“变”、三“多”。
先谈“三变”
首先,由个人自行赏菊,变为全体市民赏菊。
过去的菊花展示,纯属个人爱好。文人雅士,相互过从,开办菊会。后来,赏菊由个人的风雅行为,变成群体的文化活动。“看取西湖共长久,年年菊会答秋光。”(宋代孙应时)西湖如此,镜湖也如此。
芜湖市举办第一届菊展约在1976年前后。到了1990年,芜湖市一共举办了16届菊展。市物价局“价费字(1990)82号”文件《关于在菊展期间公园门票收费标准的批复》指出:“芜湖市今年第十六届菊展将在赭山公园园内展出”。
其次,由镜湖周边办展,变为湖山一体办展。
镜湖分大小两块,环湖的空地上,到处布满菊花展的展台与展点,包括步月桥、书画院、柳春园、迎宾阁等景点。
赭山地方大,容纳展点多。“千株秀”“万多霜”,都集中在公园东门到西门,大小赭山之间。
菊展由镜湖到赭山,更聚人气,也便于管理。当然,有时,镜湖赭山两边都办菊展,各具特色,相映成趣。
再次,由单一举办菊展,变为正式举办菊节。
古代也有“菊节”一词。清代弘历诗云:“芸编堪汲古,菊节待重阳。”清人孙枝蔚:“偏逢菊节归家近,欲看秋衣念妇裁。” 这里“菊节”之“节”,非“节日”“节庆”,乃“时节”“季节”。以花为节庆,是当代节庆文化的产物。
1991年,芜湖市举办了首届芜湖菊花节,菊花节从11月1日正式开幕,持续到11月20日。1991年芜湖市政府办公室以“市府办(1991)28号”文件,下发《关于成立芜湖市首届菊花艺术节暨第十七届菊展组织委员会的通知》。举办的主体是“市政府”,协办的主体是“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芜各单位”;菊花节的全称是“菊花艺术节”,非“菊展”。
首届菊花节在赭山公园、镜湖公园、汀棠公园,以及市区的主要道路、码头、广场,均有布展。在赭山公园,还赋予了展区以不同主题,像“吉祥如意”“江南风情”“菊黄蟹肥”等等,各擅其长,相映成趣。
1992年,芜湖第二届菊花节举办,名称多了“国际”二字:“芜湖国际菊花节”,开始向全世界推介芜湖。那年的菊花节还制作了菊花节徽章,椭圆形,中间为菊花简笔画,由一个“W”(“芜”的声母)托起。图型上端为“92中国芜湖国际菊花节”字样,下端为“1992·11”。此外,此次菊花节还发售了菊花节入场券,售价是2元。
菊展与菊节(菊花节)是有区别的。菊展就是展菊,菊花节则不同,还包括菊花展示之外的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菊展不一定是政府行为,而菊花节的举办一定是政府行为或政府参与的行为。
档案资料显示:1992年5月,成立了芜湖市菊花节组织委员会。内设:办公室、宣传发动处、文化科技处、经济贸易处、市容管理处、安全保卫处、旅游接待处、规划布局处等。可见,菊花节不仅是菊花展示活动,而且是文化宣传活动,经贸洽谈活动、旅游推广活动。
据统计,参展菊花多达百万盆。资料还显示:在1992年的芜湖国际菊花节期间,芜湖同时举行了92外商投资洽谈会,各种类型的订货会、交易会、联谊会等,共接待了国内外客商800多人;对外贸易,签订了18项意向书,出口成交合同35.8万美元,意向协议40万美元;对内贸易,成交总额3395万元。芜湖国际菊花节不仅向国内外宣传了芜湖,也成了芜湖经贸活动的一个新窗口。
再谈“三多”
回顾往昔的菊展和菊花节,芜湖市呈现出“三多”的特色。
首先,参办主体多。
政府主办,各机关事业单位、各大中型企业参办。那时,很多国有企业建有花房、花圃,绿化、美化厂区,迎接来宾。政府年初分解菊展任务,各个企业欣然接受。参展季节,精心挑选,精心布展,唯恐落后。展中有评,评中有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参展企业有大有小,大厂居多。择其要者:芜纺芜船,北冶南烟;红旗红光,邮电供电;玻璃啤酒,丝绸纸板;钢铁锅炉,水泥制线;五七二零,花园更灿。
其次,参展品种多。
芜湖菊展品种很多,芜湖诗人常用“十万”形容总量。
程虚谷《沁园春·观镜湖菊展》:“抖绿翻红,斗艳争芳十万秋英。看杨妃浅醉,丰姿媚绝;二乔联袂,顾盼娇生。大地金流,满天星灿,花气氤氲十里馨。晴岚上,正嫦娥下视,眉月初升。”作者自注:醉杨妃、二乔、满天星,皆菊花佳种别名。这里既有菊花数量的概括(“十万”),又有菊花佳品的介绍(“醉杨妃”“二乔”“满天星”)。
再次,观展人数多。
《芜湖年鉴(1996)》记载:“第25届菊花展于1995年10月28日至11月28日在赭山公园举行……全市各区局、厂矿等60个单位参展,展出菊花500个品种,20万盆株……游客达20万人。”其盛况可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男女老少,全家出动。呼朋引伴,远近蜂拥。风雨无阻,晨昏相从。鸠兹沸腾,山湖动容。市花佳节,人人称颂。
市民对自己的市花,不仅争相看花,临走还要买花。既是看客,又是买家。看花买花,展花售花,融为一体,皆大欢喜。
综上所述,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芜湖市的菊展或菊花节连续开办了20个金秋。人气足足,花香绵绵,形成了“菊花攒人,人攒菊花”的互动效果,给芜湖市民和周边市县观众留下了美好的享受和难忘的记忆。我在两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留恋之情:“赭山攒菊闹连年,人艳艳人总对看。”“菊花万品会重阳,湖带山襟未敢忘。”
芜湖菊展办了20年后,断了20年。去年重阳,扁担河边隆重举办了“鸠兹古镇第一届菊展”。今年金秋,鸠兹古镇第二届展菊与芜湖县六郎镇首届菊展,同时盛大开幕,迎接广大菊客。菊花还是芜湖的市花。恢复一年一度的菊展,让“市花”随着芜湖市的长大而长大,久为广大市民所期盼。芜湖过去的菊花展示,经历了由个人性到社会性、由公益性到商业性的历程。今日的菊展举办者,要继承过去20年办展的经验与做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芜湖的菊花展越办越好,把芜湖的菊文化发扬光大。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小”菊花,繁荣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大”菊花。
盛书刚
新闻推荐
赵亚玲摄10月20日,天刚蒙蒙亮,我和爸爸跟随“全媒体大篷车”以及车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起出发了,我们来到了繁昌...
繁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繁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