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是繁昌人字洞遗址发现20周年。10月18日,国内外古人类学、考古学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名家大师齐聚江城,举行人字洞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破译远古信息。
为进一步深化人字洞遗址学术研究,高层次推动遗址保护利用,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文物局和芜湖市的关心支持下,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与繁昌县共同举办了这次学术研讨会,邀请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伊朗及国内的5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繁昌,共同发掘和探讨人字洞与早期人类演化及环境背景等课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院士邱占祥,当年发现、发掘人字洞遗址的金昌柱、郑龙亭、徐钦琦、同号文等众多专家学者都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人字洞遗址位于繁昌县孙村镇境内,1998年5月由国家“九五攀登项目”安徽课题组调查发现,共出土了石制品、骨制品100余件,脊椎动物化石75余种,化石标本一万多件。经考古发掘,确认是迄今为止欧亚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为研究我国第四纪早期的地质、生物事件,探讨古气候事件与哺乳动物扩散的耦合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依据。2008年5月,人字洞遗址发现十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局在繁昌举办了“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对人字洞遗址在古人类研究上的重要地位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论证确认。
“人字洞遗址的发现是我国古人类学、考古学和地质学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对探讨东亚地区最初人类的起源、适应能力、生存方式与文化特点提供了重要资料与线索。”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昨天说。
据悉,繁昌县邀请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人字洞遗址保护规划和景观规划。初步考虑,将遗址划分为保护地带、建设开展地带和环境控制地带三个部分,近期将建设遗址专家林、远古动物雕塑展示园、保护展示大棚等,远期将建设遗址博物馆、科技主题馆和文化展示创意园区等,努力将人字洞遗址公园打造成集遗址保护、考古研究、古人类文化展示与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普主题公园。
记者 马正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夏季攻势”专项行动以来,繁昌警方采取信息比对、循线追击等措施,助力网上追逃。截至9月10日,已抓获网上逃犯19人。精心...
繁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繁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