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繁昌新闻 > 正文

芜湖历史上军品生产的那些事军事工业是指为国防建设服务,直接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其它军需物资的工业部门和工厂等军需单位。工业革命前的芜湖不存在军事工业,但军品生产

来源:大江晚报 2017-06-04 04:00   https://www.yybnet.net/

芜湖兵器生产

可追溯到春秋干将莫邪铸剑

早在春秋时代,大工匠干将莫邪夫妻俩就看中了芜湖的优质铁矿石和水,并以莫邪付出生命代价打造出优质钢剑——干将莫邪剑。至今神山之巅还存有:试剑石、铁门槛、淬剑池等铸剑遗址。当人们在热衷争论干将莫邪是在芜湖铸剑还是在苏州亦或是在莫干山铸剑时,笔者以为从文献资料分析干将莫邪剑是不是中国第一把钢质剑似乎更有意义和价值。由于年代久远,我们今天已无法找到干将莫邪宝剑做现代实验室科学检测和研究了,但我们从文献资料中看到干将纠结炭、磷元素在制剑中的作用,似乎是在调炭,使之在0.02%~0.2%间成为锋利的钢剑。因此,干将增加炭含量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非科学说法,而准确的说他是在把握和调整炭含量,莫邪投炉炼剑实际上是使剑的炭含量正符合了钢剑的要求,炼出了锋利无比的干将莫邪剑。这是一首献身科学成就老公事业的浪漫之曲,惊天地,泣鬼神。擅长写爱情戏的汤显祖甚至在《赤铸山》一诗中写道:“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秋石上松。借问阊门腾虎气,何如江上镇蛟龙。”

中国军事史上的首次水战发生在芜湖

在干将莫邪在芜湖铸剑的春秋时期,中国人的军事科学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十六种新的战术战法,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

图表:  

年代实施国  指挥者 战术、战法  运用战例 效果

公元前718年  郑  庄公 迂回 郑卫北制之战   郑军胜

公元前714年  郑  公子突 伏击 郑抗北戎之战   郑军胜

公元前712年  郑  颍考叔 强攻登城 郑灭许之战   郑军胜

公元前707年  郑  子元   “鱼丽之阵”,两翼攻击 周郑纟需 葛之战  郑军胜

公元前684年  鲁  曹刿 后发制人 齐鲁长勺之战  鲁军胜

公元前632年  晋  文公、先轸 诈退诱敌、侧击、夹击 晋楚城濮之战  晋军胜

公元前615年  晋  臾骈 野战筑垒 秦晋河曲之战  晋军胜

公元前584年  吴  不详 连续作战 吴楚州来之战  吴军胜

公元前570年  吴  不详 “要(腰)击” 吴楚衡山之战  吴军胜

公元前549年  楚  康王 “舟师”进攻 楚攻吴   楚军无攻而返

公元前541年  晋  魏舒 “毁车为行” 晋狄大原之战  晋军胜

公元前525年  吴  公子光 潜水手袭扰 吴楚长岸之战  吴军胜

公元前506年  楚  銊尹固 “燧(火)象”攻击 吴楚柏举之战   楚军击退追兵

公元前504年  吴、越   大子终、潘子臣 “舟师”水战 吴楚水陆之战   吴军胜

公元前485年  吴  徐承 “舟师”渡海作战 吴舟师攻齐之战 齐军胜

公元前478年  越  勾践(王)  两翼佯攻、中间突破 吴越签泽之战 越军胜

这其中“舟师”进攻和潜水手袭扰均发生在芜湖。这说明:一、中国军事史上的首次水战发生在芜湖。二、中国战舰首次被命名的战舰“余 ”因在芜湖一战而名垂青史,在今天建设海洋强国为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征集名命的时期,回顾这段中华民族水战史十分有意义。三、芜湖已经有较完善的修造战舰和停泊战舰的能力(余号是否为芜湖造,有待考证)。

从汉代楼船的生产到新中国第一艘鱼雷快艇诞生

经费相当部分都从芜湖调拨。最高年份曾一年从芜湖榷关调拨白银18770两。当时按每艘漕船120两白银造价计算,可造156艘漕船有余。明制每年青江船丁造650艘漕船,芜湖调拨的银两打造的漕船占当时产能的40%。可见芜湖不但对中央财政有巨大贡献,而且深度参与了当时中国的军工生产。正是因为芜湖有修造军舰的良好基础,所以,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及清廷才拟迁上海江南制造局至芜湖青弋江边。众所周知江南制造局是以制造“坚船利炮”以图自强为目的的近代军工企业。造船是其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第一艘鱼雷快艇产生于芜湖。1958年9月20日上午毛主席视察了芜湖造船厂并亲自乘坐了芜湖生产的鱼雷快艇227号,在长江上行驶了廿余海里,仅用时30分钟,非常满意,赞不绝口。

芜湖为军队生产船舰的历史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汉代威力最大的兵船当数楼船,而指挥舰旗五楼船更是声名远播。文化学者沐昌根曾考证,芜湖青弋江畔曾经是汉代楼船的生产基地,汉朝政府甚至在此设立了管理楼船修造的机构——船司空。

三国时期魏、吴长期争夺濡须口,除了其显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而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当时楼船修造的重要基地,而且有可停泊大型楼船的船坞。

三国以后历朝历代芜湖的军队用船生产长盛不衰。特别是明朝漕军的漕运工作是“军国大计”,所用漕船不但一部分在芜湖制造,据《漕船志》记载:当时最大的漕船制造厂清江船厂所用造船木料及

军品生产事业一直延续到近代

干将莫邪在芜湖开创的兵器生产事业也一直延续着。周瑜为春谷长时便在今繁昌、南陵盛产铜、铁、锡的地方打造兵器,发生在裕溪一带江面上的“草船借箭”故事,不管主人翁是诸葛亮还是周瑜,但有一件事确是明摆着的,箭镞这种低质量易耗需求巨大的战略物资不可能长途大量运输,曹军极有可能在芜湖或附近有兵器生产补给基地。

历史进入明代,极精明的福建商帮闽侯林氏在花津桥设厂,为军队生产铁锅几乎垄断此行业。

清道光年间芜湖广东商帮陈氏在芜湖不但拥有72座炼钢炉,而且为军队生产威力巨大的“震天雷大炮”大量装备军队。

据辽宁师范大学曹丽芳同志考证:乾隆皇帝有一件大阅甲胄。乾隆的这件大阅甲上衣长76厘米,下摆宽74厘米,袖长87.5厘米;下裳长70厘米,下摆宽57厘米。胄通高31.5厘米,直径21厘米。这套甲是用小钢片连缀而成,表面只露金、银、铜、黑四色圆珠组成的云龙图案,重15.4公斤,由乾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制造。自乾隆二十六年开工,至乾隆二十九年完成。用材有芜湖钢、金叶、银叶、红铜叶、黑漆。制作过程是,先将芜湖钢打成厚约1毫米、长4毫米的小钢片,将小钢片的一端钻一个供穿线连结的小孔,然后将它们组成云龙,一排排地用线穿钉在底衬上。至子银色,龙身金色,龙发龙须龙尾铜色,钩边线黑色。全套甲共用60万片小钢片穿连而成,甲里铺丝绵和绸里。据说,在制作时,先试做成一块钢布,乾隆帝见到钢的颜色不够华贵,指示要改为金、银、铜、黑四色,次年又做了试样,验明四种颜色不变,才于乾隆二十六年正式制作。胄以皮胎髹黑漆,镶有金、珠装饰,周围饰龙纹,并以梵文与璎珞相间,胄顶以金累丝为座,嵌红宝石及大珍珠70余颗。头盔上面有镀金梵文三重,总共44字书。据《清内务府档案》载,梵文意为“心咒诅念观世音菩萨”。这套乾隆大阅甲胄虽已有200多年历史,但保存完整,色彩明艳。

军品生产需具备:1、丰富的战略物质资源;2、大量的能工巧匠;3、超群的科技优势。而历史上芜湖恰恰在这三个方面不同凡响。芜湖拥有丰富优质的矿产及竹木桐油资源,移民城市汇集了天下各路英才,在科技上芜湖人在10个方面有30多项领先中国和世界的原始科技创新。所有这些奠定了历史上芜湖军品生产的基础。  

乾隆皇帝大阅甲胄

汉代指挥舰旗五楼船

毛主席乘坐的快艇

新闻推荐

芜湖端午小长假:打好“三张牌” 迎来八方客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芜湖市旅游局获悉,刚刚过去的“端午”三天小长假,全市共接待游客62.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8亿元;其中,方特旅游区共接待游客10.07万人次,同比增长22.5%,门票收入1217.46万元,同比增长12....

繁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繁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龙舟竞渡庆端午2017-06-02 04:00
猜你喜欢:
评论:(芜湖历史上军品生产的那些事军事工业是指为国防建设服务,直接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其它军需物资的工业部门和工厂等军需单位。工业革命前的芜湖不存在军事工业,但军品生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