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繁昌新闻 > 正文

大课间的铃声响起横山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人手拿着一支花

来源:金周刊 2015-05-08 20:08   https://www.yybnet.net/

大课间的铃声响起,横山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人手拿着一支花花绿绿的竹竿,一路清脆铃声的赶往学校的大操场,挥舞着,做着不同的优美动作,这就是横山中心小学的特色课间活动——铃箫表演。铃箫又名“莲箱”,形状与江南的竹箫相似,所以本地人取名为“铃箫”。铃箫由一米二见长,围度为八厘米左右的竹竿做成,两端有四个不同方向的孔,孔内穿8个铜钱,表演时八个铜钱伴随节奏碰撞出有规律的响声。

据横山中心小学的马德强校长介绍说:铃箫是从由湖南、江西的流浪艺人传入本地,解放前和解放初大型庙会、传统节日时由民间世俗表演。解放前用民间小调“紫竹调”和“采茶扑蝶”配乐表演,解放后为增加欢乐气氛,多数用“拥军秧歌”伴奏,铃箫有单、双人表演、行进中表演、集体表演等形式,动作活泼、气氛热烈,是本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自乐的民俗文化。但在文革期间打铃箫一度销声匿迹……

而铃箫再次在横山“流行”,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当年的横山中心小学校长尚文德老师,尚老师小时侯就在横山见过人“打铃箫”,为了响应上级部门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的号召,尚老师决心让铃箫在横山“复活”,于是他辗转找到一些当年的老艺人,了解铃箫的制作方法和“打”的招式,然后在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和训练,终于组成了一支铃箫表演队。

记者在横山中心小学的大课间活动表上看到,除了“铃箫”,还有“押枷”、“空竹”、“毽球”等民俗大课间活动。据了解,“押枷”是回族的一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俗称“大象拔河”,两位队员用红绳套住自己,向相反的方向爬行拔河。马德强校长介绍说,“横山中心小学地处芜湖市和繁昌县交接之处,这里有着回、汉两个民族聚居,融合了回汉两个民族的传统民俗民风,因此我们也充分挖掘回族的特色民俗融入我们的校园文化之中。”

除了民俗大课间活动,横山中心小学还成立了舞龙社团、舞狮社团、腰鼓社团、二胡社团。马校长介绍说,“横山中心小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展了学生舞龙活动,一直延续至今。经过多次走访当地民俗艺人,结合学校的实际,学校将舞龙这项广场艺术搬上舞台。并多次参加安徽省旅博会、省农运会、芜湖市农博会、芜湖春晚的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4年1月,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国龙》,将舞龙这一民俗艺术编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

马校长告诉记者:“近年来,在道具、服饰、表演形式上我们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创新,起初龙和铃箫的道具均是教师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用原始的制作工艺即扎、湖、缝、锯等手法进行制作,随着新型材料出现和演出要求的提高,他们在保留原民俗文化主题的前提下对道具、配乐、服妆、头饰、表演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如龙在规定的舞台上舞需多长,多少节,龙、铃箫、腰鼓同台演出的出场次序、动作、造型等都要精心策划,创意编排,还包括锣鼓、音乐、镲的协调。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像他们这样的执着追求,不懈努力。” 

“抖空竹”的孩子们技艺高超

特色大课间活动“铃箫”表演

回族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押枷”

腰鼓社团参加者踊跃

二胡社团孩子们正在排练《小星星》歌曲

舞狮社团舞狮造型

□ 郑远 倪鲁佳(实习) 文/摄

新闻推荐

孙村派出所为重点工程建设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本刊讯 (张秀梅 秋适之) 国家重点工程宁安城际铁路贯穿繁昌县孙村镇辖区,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孙村派出所积极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n...

繁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繁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爱心润“春蕾”2015-05-22 20:08
猜你喜欢:
评论:(大课间的铃声响起横山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人手拿着一支花)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