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潼关 > 正文

秦东大地上的绿色革命 写在渭南市实施退耕还林20年之际

来源:渭南日报 2019-09-06 00:56   https://www.yybnet.net/

?渭南城区南塬

本报记者 史王萍

荒坡变成了绿色海洋

时针拨回到20年前。

那一年,60岁的齐仲平刚刚从原蒲城师范学校退休,从小在秦岭大山里长大的他,听说“上边”对种树有了新政策,便有了新念想——决定在荒凉的洛河岸边植树造林。

一项工程的开端,也像在时间里埋下一粒种子。

20年后,80岁的齐仲平,在洛河岸边不毛之地植树13.5万株,把1300亩荒滩、荒坡变成了绿色海洋,大地的绿意给了这位老人最生动的回报。

“地仄天高洛河湾,艾蒿遍地无椒兰。披荆斩棘钻刺林,透骨寒风穿心田。”从齐仲平这首昔日的诗作中,可想当时生态环境的恶劣以及植树造林的艰辛。

这些沟壑山地是生态修复难啃的骨头,而这样的“硬骨头”在彼时的秦东大地比比皆是。

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的渭南,是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东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南北两塬地形地貌属丘陵沟壑区,两山地形地貌属土石山地。

一直到21世纪初期,盲目的毁林开垦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给渭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999年,中央启动退耕还林政策,为渭南带来了绿色转机。

构筑秦东绿色屏障

“牺牲生态换生存,其结果是连生存也保不住——这就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恶果。”在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前,渭南人开始逐渐认识到:实施沟壑山地生态治理势在必行!

如何采取更强有力措施,构筑秦东绿色屏障?1999年,渭南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行“树上山,粮下川,羊进圈,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树的地方种树,该保护的地方保护等重要举措。”

20年来,渭南林业人通过探索实践,找到了突围路线。利用林业工程,动员群众、企业积极参与,聘请专家团队做技术支持,群策群力植树造林,在退耕还林战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

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和“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相结合的方式,全市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央财政补贴造林、日元和亚行贷款植树造林、千里绿色长廊建设、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等中省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政策,重点把荒山、荒沟、荒滩、荒沙等纳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

在南北台塬陡坡和侵蚀沟加快建设水土保持林,平缓坡面积极营造干杂果经济林;在乔山黄龙山系、秦岭北麓大力营建水源涵养林;在沙苑沙区积极营建防风固沙林。

同时,加强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持续加快山区生态植被恢复和森林质量提升。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先后实施了富平、蒲城、白水乔山余脉植被恢复工程,澄城茨沟绿化,合阳、大荔黄河老崖绿化,潼关东大门坮塬绿化,临渭、华洲、华阴、潼关秦岭生态治理和南部塬区绿化等规模宏大、效果明显的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困难地工程造林304.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208万亩,飞播造林56.9万亩。

“绿色银行”释放生态红利

退耕还林20年,改变的不止山水。

绿水青山,不仅扭转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难温饱”的生活状况,以生态巨变促农民脱贫致富,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吴家坡村,澄城县寺前镇的一个普通村子。从上空俯瞰,梯田阡陌、蜿蜒起伏;林木密密、湖面不惊;小桥曲折、亭台典雅……宛如一幅山水相融的田园风光画,置身其中让人忍不住来个惬意的深呼吸。

谁能想到,眼前美丽的吴家坡村曾经因为生态环境恶劣成为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

“村子地处旱塬地带,村民耕地都位于山坡上,水又十分紧缺,农作物得不到灌溉,果树成活率难以保障,更别提收成了。”吴家坡村村民任变玲告诉记者,在以前,要是遇上雨水好的年份,庄稼还能有个收成,要是老天不赏脸,村民心里也就没有盼头了。有些村民心灰意冷,干脆啥都不种,把地荒着。

一切改变,就是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

该村成立吴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围绕现代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的引进示范与推广,以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为理念,以农民增收为根本,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先后实施道路绿化9.1公里、栽植绿化苗木3.4万余株;栽植刺柏、油松、雪松、云杉等水保林10余种28万余株1260亩,冬枣、樱桃、葡萄、苹果等经济林8种16万余株3690亩。

如今吴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从沟到坡,苹果、樱桃、葡萄、核桃层层叠叠布满山坡,让人不禁感叹“种树收入好,旱塬自然变林海”,昔日的旱砂田变成了一片片果园,当地农民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绿色是可感染的,绿色是可辐射的。在秦东大地,渭河之畔,齐仲平老人不是一位孤独的耕耘者,吴家坡村也只是享受生态红利的一个剪影。

当下,在渭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转变为切切实实的实践。全市1300多个造林大户、企业成为“绿色银行”建设者,他们加入植树造林的大军,承包治理荒山49万亩,让山地沟壑治理步入快车道。

每一寸绿色,都倾注了每一位退耕还林参与建设者的心血。“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这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初心。

20年间,初心不改,生机盎然。如今,秉持让渭南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信念,渭南林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路逐绿一路歌,昂首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闻推荐

渭南市副市长带队观摩指导潼关交通安全劝导工作

阳光讯(记者杨月锋通讯员张毅)近日,渭南市副市长杨建琦率领市级部门、各县(区)等市交安委成员单位负责人80余人深入潼关太要镇...

潼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潼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秦东大地上的绿色革命 写在渭南市实施退耕还林20年之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