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彭斌
潼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兵家必争地,承载了雄阔壮美的历史,孕育了绚烂厚重的文化。一段与李世民有关的典故,造就了一方神奇的热土。唐高祖李渊登基后,派秦王李世民东征,李世民攻占潼关后屯兵,“苦无水,系马其处,马跑(趵)之,泉忽涌出,遂得饮。”后人称此处为“马趵泉”,这里的村子被称为秦王寨。
现在的秦王寨社区,是潼关县太要镇一个由寺底村和窑上村合并而成的新社区。上世纪80年代,这里土地贫瘠,粮产薄收。后来,兴办矿厂,发展特色种植业,壮大了集体经济。进入新世纪,社区探索出一条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转型发展道路。近两年,有了村集体资产做基础,秦王寨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思路,注活力、焕生机,成就一片新天地。
转型发展 富了村子鼓了腰包
社区党委书记车敏亮是土生土长的窑上村人,在他幼时的记忆中,窑上村是当地有名的穷村。1982年,车敏亮退伍回乡种植苹果,没几年工夫,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万元户”。1985年5月,车敏亮被推选为窑上村村委会主任,他明白,要想改变村子的贫穷面貌,就得想方设法让村民增加收入。他用筹来的钱为村民购买树苗,一户一户动员栽种苹果树。1992年年底,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年收入达万元以上。窑上村村民靠苹果挣到了第一桶金。
潼关黄金产业兴盛时期,窑上村又一次迎来发展良机。而国家开始对矿业市场进行整顿时,窑上村还能干什么?为此,车敏亮与村委会成员一起外出考察。袁家村的成功经验让车敏亮很受启发,他们认准了一条路子:开发本地资源,搞乡村旅游。
自2003年开始,村上自筹资金、争取项目,先后修复了秦王李世民雕像、秦王寨北城楼、马趵泉,配套修建了垂钓池、仿古大门、戏台、秦王寨博物馆等;2015年建成了民俗一条街,并开发恋情槐树坡等新景点。旅游,成了秦王寨的代名词。
乡村旅游的兴起带富了村子,群众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经营肉夹馍的店主李永永告诉记者:“景区给了我很多优惠政策,脱贫根本不是问题。”
“三变”改革 分红村民变股民
2017年,结合省市政策机遇,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摸底和三次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社区按照资产属性,把集体资产分为秦王寨文化旅游投资资产、村集体企业资产、集体公益性资产和集体资源类资产四大类进行分类打包,开展股权改革。
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以2017年7月31日前在册户籍为准,按户配股。
2017年7月31日后另行分户的,由户主对家庭成员进行分股配股,集体不再重新划分配股分红。同时,为确保秦王寨可持续发展,设立了人才股,吸引“凤凰归”,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在社区、景区从事两年以上管理工作的外地人,可享受秦王寨村民入股分红待遇,工作10年以上永久享受集体资产分红待遇。
“三变”改革让社区集体经济收益从2017年的46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0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在“三变”改革当年就实现了2000元的增长。作为村级集体产业的秦王寨马趵泉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已安排300多人就业,托管3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目前,通过清产核资全社区资产总额达到2.5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社区人均收入突破两万元。
改出活力焕发强大生命力
秦王寨社区的“三变”改革,把农村集体的“死资源”变成“活资本”,充分释放了生产要素的活力,调动了各种力量参与村集体发展,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富裕起来的秦王寨社区持续发扬勤劳、勇敢、俭朴、善良的优秀传统美德,实现村风民风、生活居住环境、文化道德建设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社区工作人员金艳云说:“通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社区群众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现在,我们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民风和乡风。”
历经30多年的艰苦奋斗,秦王寨社区由一个村集体资产只有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的“烂村”,嬗变为村集体积累两亿元,人均收入两万元的小康村。通过率先推进“三变”改革,以旅游业为抓手,充分挖掘和激发兴村富民的活力,实现共同富裕,秦王寨成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新社区,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省级小康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先进单位”等中省市荣誉百余项。
如今,来到秦王寨社区就像来到了景区,绿草成茵,鸟语花香,仿佛让人置身于世外桃源。矗立在社区中心的“飞腾”雕塑似乎一直在召唤,秦王寨社区会始终保持活力,处在腾飞中。
新闻推荐
记者杨月锋通讯员卢瑾八月,酷热难耐,花椒也到了收获的季节。在潼关县代字营镇瀵兴村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天微亮,78岁的...
潼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潼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