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育种结硕果 服务生产谱新篇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工作纪实
资料图
通讯员 王楠
俗话说:“粮食上台阶,玉米挑重担。”近年来,渭南市在玉米生产上全面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行从“一增四改”技术模式到“改土、改品种、改生产方式”和绿色防控技术的“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的转变,一批关键性技术得到普及推广应用,玉米总产和单产连年提高。随着玉米价格逐渐回升,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高涨。
在渭南市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立足于渭南市的玉米产业环境,针对目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费工费时,成本高、效率低、品质差等制约性瓶颈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攻关及高产、多抗、耐密以及适宜籽粒直收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开展了一系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应用。
该团队是由8人组成,围绕玉米育种及栽培、病虫害防治、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等技术进行研究的科技创新团队,其中有高级农艺师3人,1人被聘为陕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渭南市科技特派员、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农艺师5人,硕士研究生2人。目前,该团队已形成玉米优质高产育种、节肥抗旱育种、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育三个育种方向。
近年来,该团队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孙镇试验站为依托,在陕西省及关中灌区玉米新品种的审定、推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验站位于蒲城县,占地面积400亩,包括玉米新品种选育试验田、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田、新品种(材料)病虫害鉴定测试田、玉米种质资源圃。2010年,试验站成为“陕西省作物品种试验站(蒲城)”,承担陕西省夏玉米新品种审定试验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间鉴定试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承担全国各大种子企业、科研院所的玉米新品种、新组合鉴定实验,累计试验示范新品种(组合)1.5万余个,累计试验示范面积1500余亩,为陕西省及关中灌区玉米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促使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渭南市玉米生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团队与国家玉米审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薛吉全团队合作共建了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玉米试验示范基地,选育、示范、推广适合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的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及新技术,实现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2015年与宝鸡市农科院、咸阳市农科院、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内蒙古西蒙种业公司、宁夏钧凯种业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开展玉米科企联合育种。先后选育出钧凯915、西蒙185两个玉米新品种,在澄城、白水、蒲城、延安、榆林、内蒙古等地推广面积20余万亩;选配新组合100余份,目前参加区试及生产试验的玉米新品种有渭科10、渭科12。申请登记陕西省科技成果2项。团队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获市级论文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的《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陕单2001的选育与推广项目》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玉米类作物用的脱粒装置》1项。
农科所玉米研究室团队针对玉米品种节肥抗旱、耐密适宜籽粒直收、绿色防控等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重大项目——“高产耐密自交系及新品种选育”、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推广联盟“玉米自交系陕A陕B群的创新与利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重大科技项目“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项目。共筛选出耐低氮、耐密植、节肥、抗旱种质资源50余份,选配组合20余份;示范机收籽粒玉米新品种陕单650、陕单620、陕单656等共300余亩;举办技术观摩培训会3场,培训农民200余人,逐步在渭南市辐射带动推广以机收籽粒玉米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玉米生产技术模式”,该模式为玉米生产继单粒播种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通过解放劳动力达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益,为缺少劳力的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未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团队将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农作物品种试验站等平台,不断加强与省内外高水平科研团队合作,努力打造集“研究—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科研服务机构,成为渭南市乃至全省的玉米育种基地,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农民培训基地和高新农业技术研究、引进、示范推广基地,抓好玉米生产的“基本盘”,稳住渭南市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新闻推荐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一女子在翠华山景区参加越野训练赛后失联4天。当地警方及多支搜救队参与寻找。目前,仍未找到失联...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