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蒲城 > 正文

陕西文物探探探第8期 古人是如何“高考”的?

来源:华商报 2020-07-12 05:07   https://www.yybnet.net/

2020年因疫情而延迟的高考7月8日结束,莘莘学子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那么你知道古人是如何“高考”的,想要考秀才、举人、贡士、进士,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

7月9日,“陕西文物探探探”来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城清代考院。随着我们的镜头,有75万网友一起参观了这个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童生考试场所。

考院官厅考试时是阅卷处

平时是上级官员巡查蒲城的行辕

蒲城清代考院始建于清光绪十七(1891)年,占地620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七十余间。现在是一座集研究科举制度、展示科举文物、宣传传统文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2019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院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大门厅、二门、甬道、东西号舍、官厅、伦秀堂、浴室院、东西厢房、内室、耳房等。

其中,第二进院落是考院建筑群最主要的部分,两边相互对称各有12间共24间“考舍”组成了“文考区”。现为文生考试展示区。

考舍尽头有一月拱门,上方两面各有砖雕匾额,南刻“腾蛟起凤”,北刻“紫电青霜”,均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腾蛟起凤”赞美文科考生的文章如蛟龙出海、凤凰起舞,“紫电青霜”则赞美武科考生的威武雄壮、英姿飒爽。

穿过月拱门进入一个小院落,两边有东西厢房各两间。这个院落为考试时宣布考场纪律的地方。

第三进院落为伦秀堂,是武生进行军事理论考试及武生考内场的地方,现展示武举考试场景。

第四进院落被称为“官厅”。

浴室院在中轴线的西边,是考生考前沐浴的场所,现为科举文物精品展。

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馆馆长李亚茹介绍,考院官厅是监考官下榻之地。考试时为阅卷的地方,平时还是上级官员巡查蒲城歇息下榻的行辕。

想要桂榜、杏榜、金榜题名,都要从童试开始

既然是考院,来这里考试的都是什么人?经过考试能取得什么?要系统了解这个答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古代的选官制度。

讲解员邢萌介绍,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公元605年,隋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由此产生。为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在明清共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乡试有正规考场,叫做贡院。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桂榜”。

会试和殿试是更高等级的考试,都在京城举行。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决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使所以又称“礼闱”、“春闱”。会试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放榜在每年四月十五日,时值杏花开放季节,故称“杏榜”。

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阅卷时,皇帝在中和殿听读卷官读卷,亲定甲第名次,并填榜,榜用黄纸,称为“金榜”。出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之列的,均泛称“进士”。

李亚茹馆长介绍,不论后来考上多高的功名,在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都是必须要先取得秀才身份的,这就要从参加童试开始。童试又称童生试,俗称“考秀才”,既是童生进入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又是读书人获取功名的初试。蒲城清代考院就是当时的“同州府”范围内渭河以北几个县(大荔、蒲城、白水、澄城、富平)举行童生考试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经过院试考中的读书人,被称为“秀才”。

县试由知县主考,府试由知府主考

那么想要成为秀才,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

讲解员邢萌介绍,县试是童试的第一个环节,由本县知县担任主考官。县试通常在农历二月举行,也有的在正月进行。考试前一个月,县衙会公布考试日期。为防止同府不同县考生分别在不同县重复考试,顺治九年(1652年)规定每府下辖的州县应该在同一天举行正场考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又禁止了县试分场进行。

县试的场次由担任主考官的知县决定。一般为五场,但也有的地方考四场或六场、七场。其中第一场是正场,最为重要。其后为覆试,也称招覆。县试考试内容在清初屡有变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规定正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即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一首五言六韵诗。

有的县试考题分“已冠”题和“未冠”题。二十岁以下称“未冠”,二十岁以上称“已冠”。由于县试报考者年龄差距大,在正场中区分成年与未成年人考题,可起到鼓励未成年考生的作用。

县试要求考生答题用正楷字书写,文章要句读,每篇八股文限三百字以内,每份答卷不超过七百字。县试考题比较容易,但县试毕竟是读书人参加的一次重要考试,有的考生不免怯场。

县试每场均在黎明入场,天黑之前必须交卷。考生可以提前交卷,但必须等到满十个人以上才能开门放出来,称为“放头牌”。

担任主考的知县负责阅卷和录取。由于县试只是为府试选送考生,因此录取比较宽松。县试结束后,知县将录取名单造册,送交本县儒学署,由其将名单和被录取者的试卷一同报送给知府或直隶州厅。县试录取者,有资格参加府试。

府试由各府的知府(各直隶州的知州、直隶厅的同知)主考,考试地点为府衙门所在地的考棚或试院,一般是农历三月或四月,即县试结束一两个月后。府试也是前一个月公布考试日期,程序内容与县试基本相同。府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学政主持的院试。

考秀才“录取率”多高? 一般大县20人小县十几人

邢萌介绍,院试是童试中最后、最关键的考试,由学政主持。学政是明清时期由朝廷派往各省的负责全省教育事务官员的统称。

各省学政为三年一任,在子、卯、午、酉乡试年份的八月,由朝廷从进士出身的翰林、各部侍郎、京堂、部属等官中选派。其在各省的地位略低于巡抚,一般高于布政使、按察使。

院试以府为单位进行,因各府都需要由学政案临主持,故而同省各府的院试时间并不相同。参加院试的童生,必须是府试的录取者。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及时参加县试、府试的考生,也可以在院试前补考一场,合格者亦有资格参加院试。

院试一般考两场,包括正场和覆试,每场考试时间为一整天。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规定,院试正场为“四书”文一道、经题一道、五言六韵诗一首。覆试为“四书”文一道、论题一道、五言六韵诗一首,并默写《圣谕广训》一二百字。

院试答题纸有固定的式样,每页十二行,每行二个红格。除了这些画好格子的纸之外,通常还会附几张白纸,供考生起草稿用,称“卷后起稿”。如果学政在阅卷时看不到草稿,便将答卷以违例论处。

答题纸的封面没有写任何字,只是在右边印有考生的座位号,答题纸的背后右角上采用折角的形式,将考生的姓名写在折叠部分,然后粘贴起来,并在其上盖印。

阅卷以学政为主。在正式确定录取名单之前,学政还有一项工作,就是需要调阅准备录取为秀才的考生的县试、府试第一场的答卷,将院试的答卷与之相比对,主要核对考生答卷的笔迹,意在防止请人代考者被录取为秀才。

院试的录取者称生员,又称庠生、茂才、博士弟子员、诸生,俗称“秀才”。生员是一种终身资格,也是士子在科举生涯中获得的第一级身份。第一名者称“院案首”。若考生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均名列第一,则有“小三元”的美称。

秀才的“录取率”有多高?李亚茹馆长介绍,据她了解,明清时秀才的录取率,一般大县20人、小县十几人,相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大学的录取率。

考上秀才要换秀才服,明朝是青衫清代是蓝绸青缘

邢萌介绍,院试公布录取生员名单的当天,有人会前往被录取的考生家、考生的外祖父家、妻子的娘家、业师家报喜以讨赏钱。考上秀才的考生需要换上秀才服。明朝秀才穿“青衫”,头戴顶方巾,这顶方巾也就成了秀才的身份标志。清代的秀才服也有定制,袍为蓝绸青缘,冠用镂花银座,上衔银雀。披领为袍式。公服与文九品朝带相同。

秀才虽然处于科举体系最底层,但毕竟是读书人,而且有希望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甚至有可能考上举人、进土,成为官僚阶层一员。所以在明清时代,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特权。比如,如遇有需要报告官府的,或者自己需要说明的事情,秀才可以写禀帖,而普通百姓只能写呈文,表现出二者地位的不同。“禀帖”中可以说私事,而“呈文”中绝对不可以。秀才在与官员交往过程中,见了知县不必下跪,只需要拱手作揖就可以了。官府也不能随便对他们用刑,如果一定要处罚秀才,必须先请示学政,由他取消这个人的秀才身份后,才能进行处罚。一般人见了秀才要叫老爷、相公,不能再直呼其名。此外,秀才家的大门总比别人家的高出三寸,显示读书考秀才可以光耀门楣。

由于明清童试是官学的入学考试,考取生员也就取得了官学的入学资格。清代地方官学的府学、州学和县学并无层级、水平高低差异,其教授的知识基本相同。院试录取者,多数要在籍贯所在地的县学就读,少数入府学,清朝并未规定县学与府学的分配比例。

古人作弊,丝绸“夹带”写满小字,一粒米可覆盖四五个字

邢萌介绍,古人作弊手段也不少。

在馆内陈列的文物中,就展示了各种夹带:有带夹层可放置“夹带”的鞋,有火柴盒大小印着密密麻麻文字的小书。还有一块乾隆年间的丝绸,长38厘米,宽41.5厘米。这是用老鼠胡须做笔将文章写在上面,正反面都写满了字,字号很小,一粒米放上去就会覆盖四五个字,初步统计写了3万多字。还有的考生在自己的胳膊上写字。

为防止作弊,古代也有不少特别的手段。比如,规定考试前必须要沐浴,一是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敬,二是为防作弊。此外,在考卷糊名的情况下,为防止主考官通过字迹辨认出熟悉的考生,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关口:安排专门人员用红笔把考生试卷内容全部誊录下来,叫做“朱卷”。可以想象一下,这不是一个小工程。

古代对科场作弊处罚也很严厉。比如大家熟知的唐伯虎,乡试考了第一名,也就是“解元”,但后来因牵连进富家子弟作弊案,功名被革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只得寄情于书画。

从隋到清,共产生文状元596名武状元182名

状元是中国科举金字塔的顶尖人物,考中状元就意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也就意味着三年内在全国只能产生一名状元,难度可想而知。

邢萌介绍,从隋代到清朝的1300多年科举史里,共产生文状元596名,武状元182名。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武举制度开创于公元702年武则天时期,废除于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年,历经1200年,共产生武状元182名。历代武状元中,既有文韬武略、德才兼备的将才;也有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之人,甚至玩忽职守、身败名裂的败类。

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敝病也愈加明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范围,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败坏了学风和士风。加之19世纪80年代后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使它必然要被历史淘汰。在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奏请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年(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被正式废除。

科举制废除后,蒲城考院曾被改为“蒲城县第一高等小学堂”,1950年后被改为“蒲城县东槐院小学”,1997年被蒲城县文物旅游局接收管理,现在成为清代考院博物馆。

李亚茹馆长介绍,在考院博物馆陈列的数百件文物中就有张之洞的殿试策。此外还有清末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的状元卷。“大楷学颜,小楷学刘。这个刘,指的就是刘春霖。其实当年刘春霖参加殿试成绩并不是第一名,因经常给慈禧抄经文,字写得好,再者当年天气大旱,刘春霖名字也吉利,慈禧钦点他为状元。”从展陈的考卷来看,不论是状元还是一般考生,卷面上的字确实都很漂亮,值得熟悉键盘很少写字的现代人好好学习。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实习生 郭一岫/文 张杰/图

新闻推荐

法律的温度

蒲城县人民法院任惠一起发生在十年前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后期赔偿问题再次起诉,为了快速化解矛盾,庭长多次与双方当事人...

蒲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陕西文物探探探第8期 古人是如何“高考”的?)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