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渭南 > 正文

随时皆好日 到处是桃源

来源:渭南日报 2020-07-17 01:42   https://www.yybnet.net/

师铤

上一周,《莫言万里无傲骨》写到一半,才思枯竭的我去厨房觅食,打算找点甜食补充能量。剥荔枝时忽然想起,曾在广东做过官的杨万里还有一首荔枝诗,全文已然忘却,但末尾那句“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倒是记忆深刻。

因为宦海沉浮多年,杨万里一生的足迹,遍布南宋大部分疆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风活泼的他,辗转一生中,笔下不仅有万里行踪的风风雨雨,更有大江南北的吃吃喝喝。

想起他诗中曾出现过的还有杨梅、笋、鱼饭、藕、银鱼干、火腿、炙蒸饼、蕈子、蛤蜊等等;想起作为一个酒鬼,他曾自酿荼靡酒;有酒无肉时,用白糖拌着梅花也能垂涎三尺。虽然一生颠沛流离,但是他从来是一个意兴盎然,知足常乐之人。

比方,依然是写夏日时光,没有空调的大诗人,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如“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般潇洒惬意的享受盛夏时光,他曾在《五月初二日苦热(亦有写“熟”)》中写道:

人言“长江无六月”,我言六月无长江。

只今五月已如许,六月更来何可当!

船仓周围各五尺,且道此中底宽窄!

上下东西与南北,一面是水五面日。

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

掀篷更无风半点,挥扇只有汗如浆。

吾曹避暑自无处,飞蝇投吾求避暑;

吾不解飞且此住,飞蝇解飞不飞去。

近千年过去了,透过这些文字,我还能清晰地看到杨大诗人的狼狈样:盛夏六月在长江上坐个船,四面临水,加上头顶,简直是五面都是太阳。江水被晒成了面汤,要风没风,自己扇吧,流汗更多。已经热到这样无处躲避,居然还有飞蝇来找他避暑!

可能很多佛系的人会说,心静自然凉呗!比方,我们渭南乡党白居易写过一首《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可是,心静真能凉吗?

杨万里说,才不是呢,他有一首《夏夜追凉》就专门说这事儿的: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说是追凉,其实是在抱怨晚上和白天一样热,开门站在月光下思考人生,听着竹林虫鸣,虽然有微风陪伴,但那风可一点都不凉快。

在敏感的诗人看来,酷暑时分,不光人热,连曾经“才露尖尖角”的荷花,都“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有意思的是,这首诗的名字叫《暮热游荷池上》。“暮”,是日落傍晚之意。我是不大明白,这么怕热的大诗人为什么要在荷花池暑气上蒸,一天之中最湿热难耐之际跑去游览。记得某年八月,我和友人共游洽川处女泉,安顿好行装出了门,差不多日落。年轻无知的我们,想着于暮色四合之际,赏荷赏月赏水光,该是何等浪漫。虽然工作人员百般劝阻说这会儿水面上特别特别湿热,蚊子还特别特别多,实在不宜游玩,但是被景色蒙蔽了双眼的我们坚持租了两条船。上船之后的一个小时,我们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湿热难耐还是其次,每个人身边都围绕着无数只硕大的蚊虫。赏荷赏月赏水光全然抛在脑后,除了挥舞着毛巾赶蚊子,大家什么都不想做了。要不是心疼租船花出去的大把银子,快被蚊子吃光的我们,恐怕连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

话扯远了,还是回到杨万里。

抱怨归抱怨,面对酷暑,诗人也不是全无应对。比方,在杨万里生活的南宋,夏日以冰消暑大概已经是平民化的消遣,他曾有一首《荔枝歌》,生动描写了当时走街串巷的卖冰人: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又是“市人”,又是“行人”,可见当时买块冰降降温是非常市民化的消费。

话说,这么怕热,我都开始怀疑杨大诗人是否是个胖子,毕竟,他有相当大一部诗作,都是描写自己如何吃吃喝喝。

比方,某一年,杨万里要去广东当提举,赴任前,他携家眷回到吉水老家,等正式任命的时候,他受到了很多亲朋故旧的款待。某一天,一位叫德远的长辈请他吃大餐,吃饱喝足后,他诗兴大发,写了一组八首的《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吟咏了宴席上的八道美食,分别是《糟蟹》《牛尾狸》《蔊菜》《蜜金橘》《藕》《人面子》《糖霜》《银杏》。

对比其他诗作,我们可以看出来,杨大诗人最爱的美食大概是螃蟹。除了前文这首之外,还有《糟蟹六言》二首、《糟蟹赋》、《后蟹赋》、《谢湖州太守王成之给事送百花春糟蟹》、《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端叔有诗,因和其韵》等。所谓糟蟹,就是用酒糟渍成的蟹,在宋代非常受欢迎。比杨万里稍早一点的诗人曾几就曾写过“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就是说螃蟹最适合糟渍,糟过之后风味最佳。为什么宋人喜欢糟蟹?一方面是吃螃蟹时用酒能去腥,另一方面是当时养殖和储存技术落后,长途运输螃蟹极易死亡,人们发现,用农家酿制的米酒以及其他配料调制成醉料,在秋季将螃蟹醉制起来,不仅能延长螃蟹的保质期,还能使螃蟹味道更加鲜美。

另一首诗所写的牛尾狸就是果子狸,这也是杨万里的喜食之物,大概因为这是家乡的味道。他曾经不止一次提到过牛尾狸产自家乡江西。《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中有一句“鲎(hòu)酱子鱼总佳客,玉狸黄雀是乡人”,意思就是说牛尾狸和黄雀和他是同乡。此外,另一首《毗陵郡斋追忆乡味》也有“坐无黄雀牛尾狸,荆溪日日思江西。若无鹅梨与海错,江西却恐思荆溪。旧居江西不自惜,到得荆溪却追忆。明年官满归江西,却忆荆溪难再得。江珍海错各自奇,冬裘何曾羡夏絺?鹅梨黄雀无不可,荆溪江西不关我。”杨万里当时在荆溪为官,日思夜想的是家乡菜,但荆溪的鹅梨与海鲜也让他恋恋不舍。如此煎熬难舍,大诗人当真是大吃货。不过我在此要补充一句,他所处年代医疗科技条件落后,即便吃了不干净的野味生了病,大夫也无法精确诊断出病因,所以大家并不知道野味对健康不利,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一定要远离野味。

当然,除了螃蟹这种高端食材,杨万里的笔下,还有许多家常菜。因为文采斐然,普通的食材因为他的生动描写,也变成了珍馐美馔。“削成琼叶片,嚼作雪花声……老夫饥欲死,汝辈且同行”(蒸饼);“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酥);“比雪犹松在,无丝可得飘。轻拈愁欲碎,未嚼已先销”(嫩莲菜);“霜刀削下黄水晶,月斧斫出红松明”(火腿)。

纵然生病了不能吃肉,照样写出“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纤。人间脍炙无此味,天上酥陀恐尔甜。”(这首诗的精华更在诗名——《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

除了爱吃,大诗人也爱做。“新摘柚花薰熟水,旋捞莴苣浥生荠”,不会做了,就虚心求教他人:“先生别得煮笋法,丁宁勿用醯(xī)与盐”;别人向他请教菜谱,他也会慷慨相赠,“水精盐山两岐麦,身在椒兰众香国”。这首诗叫《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黄雀醝(cuō)法,戏作醝经遗之》,醝,古时对白色黄酒的代称,《本草纲目》有“酒,红曰醍,绿曰醽(líng),白曰醝”之句。杨万里这首“醝经”,自是酿酒大法了。

能写酿酒大法,是因为大诗人酒名远扬,留下无数醉后之作,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大概是那首《次日醉归》:“日晚颇欲归,主人苦见留。我非不能饮,老病怯觥筹。”这几句是说天晚了很想回家,主人却苦苦挽留。我也不是不能喝酒,就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大好。——这话熟悉不?近千年后的酒桌上,我们依然可以听见每一个中年人这样讲。“人意不可违,欲去且复休。我醉彼自止,醉亦何足愁。”这几句是说主人好意我不好推脱,那就喝吧,喝醉了他就该停了,再说了,喝醉了有啥怕的!——你看你看,这就是假意推脱真心喝酒的老酒鬼真面目啦!“归路意昏昏,落日在岭陬(zōu)。竹里有人家,欲憩聊一投。有叟喜我至,呼我为君侯。告以我非是,俛笑仍掉头。机心久已尽,犹有不平鸥。田父亦外我,我老谁与游?”一喝喝到太阳落山,回家走到山脚下,见有一户农家,就进去歇歇脚。有一个老头看见我来了很高兴,以为我是个大官。我说自己不是,老头摇头不信。我远离宦海多时,早已经没什么机心,哪儿想到还有对我有戒备心之人,现在一个田间老头对我都这样见外,我老了,可跟谁一起啊?这首诗,用最朴素直白的语言,言简意赅的描述了一个饮酒、归来、相遇、唏嘘的小故事。

当然这是专家的评价,对于诗人自己来说,他最满意的“醉后作”,应该是《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因为李白那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喝酒作诗,就成了历代诗人最爱的事儿,但写来写去,论诗意,论格局,都没人能胜过这十个字。罗大经是杨万里的同乡晚辈,他在《鹤林玉露》中记载,自己幼时曾听到杨万里吟诵这首作品,并说“老夫此作,自谓仿佛李太白”。你看,再骄傲,再满意,也只是“仿佛”,不敢“胜却”。

除了喝酒,杨大诗人酿酒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他还有一首看名字就很重口味的桂叶鹿蹄酒:“桂叶揉青作曲投,鹿蹄煮醁趁凉篘(chōu)。落杯莹滑冰中水,过口森严菊底秋。玉友黄封犹退舍,齑汤蜜汁更输筹。野人未许传醅法,剩买双瓶过别州。”

如果不喜欢重口味,没事儿,大诗人还有清淡口味的荼蘼酒:“月中露下摘荼蘼,泻酒银饼花倒垂。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有酒无肉时,大诗人用白糖拌着梅花也能凑合:“剪雪作梅只堪嗅,点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梅花几杯酒。先生清贫似饥蚊,馋涎流到瘦胫根。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肉”。

他的美食诗作里,我最爱的,是一首没怎么吃上的“怨气”诗——《除夜小饮,叹都下酥乳不至》:

雪韭霜菘酌岁除,也无牛乳也无酥。

贫中却富何人会?自有村醪不用沽。

古往今来,一年到头的年夜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可这一次,杨大吃货只有霜打过的白菜韭菜,没有牛奶没有酥。从标题推测,他应该是给年夜饭备了乳酥的,可惜被“快递”耽误了,没有及时收到货。这下好了,大诗人大过年只能对着素菜下酒。可这毕竟是我们最最天真乐观的杨诗人,他会自我安慰说没事不怕,咱还有乡下人自酿的醪酒,不用买,管够!

说到这儿,再扯两句闲话,当时的乳和酥都是高档货,杨万里吟咏夸赞过酥,官也不小的大词人周邦彦有一次吃了别人送的酥,感动的一口气谢了三首诗(《天启惠酥》),其中“中都价重无钱买,京兆书迟怪路迂”就是说一般人是吃不到的,有钱也难买。

这么能吃能喝,大诗人的肠胃,有时候可就不大配合了。他曾写过某次吃蒸饼吃撑:“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诗人一腹大于蝉,饥饱翻手覆手间。须臾放箸付一莞,急唤龙团分蟹眼。”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蟹眼”,不是真螃蟹眼睛,而是比喻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宋人写喝茶的诗中,常有“蟹眼”“蟹井”,将蟹与品茶并论。苏轼写过“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黄庭坚写过“茶如鹰爪拳,汤作蟹眼煎。”陆游写过“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杨万里也写过“初闻蟹眼雪花声,忽有仙人玉佩鸣。”

除了写写吃吃喝喝,大诗人写儿童也是非常著名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也思日涉随儿戏,一径唯看蚁得通”等句都是脍炙人口。

能欣赏到这样的童趣,大抵还是因为大诗人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新闻推荐

出行注意!25路公交车明起恢复渭南西站运行

渭南日报记者马辛杨晓妍7月15日,记者从市公交总公司获悉,从明日起,25路公交将恢复渭南西站运行。据了解,随着暑运开始,渭南市...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随时皆好日 到处是桃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