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渭南 今日华州 今日韩城 今日华阴 今日蒲城 今日富平 今日潼关 今日大荔 今日合阳 今日澄城 今日白水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今日渭南 > 正文

产城相融 “融”出新活力 就临渭区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访北大纵横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志明

来源:渭南日报 2020-07-16 00:5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崔晓怡

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品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为中心城市所在地,临渭区在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进程中,如何统筹做到产业协同、生活协同、生态协同,为渭南城市发展聚合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近日,北大纵横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志明就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产业展望有关情况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陈院长您好!此次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的产业规划是由您带领北大纵横城市发展研究院团队制定完成的,请您总体介绍一下该示范区的产业定位。

陈志明:根据前期与区委、区政府的充分沟通,在全方位调研论证基础上,我们在产业规划中将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定为:以打造银发产业高地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推进发展现代服务和高端制造业,最终构建一二三产创新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对渭南及城市群的支撑作用。

记者:这样的产业定位是基于怎样的现实和前瞻考虑的?

陈志明: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产业规划必须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这样的定位,主要基于外部条件分析及自身资源禀赋能力及发展条件。从外部条件看,临渭区是中心城市所在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一二三产发展基础较好,“粘合力”较强。从美好生活示范地所在地的三张镇、阎村镇及阳郭镇三个行政镇自身来看,现状产业和培育的产业主要为农业和畜牧业,二产和三产主要集中在双创基地,旅游和文化产业势头较好,虽然当下传统的产业发展乏力,现代主导产业尚未建立,旅游业资源丰富但缺乏整合,但按照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目标,依托现有的良好基础,以银发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记者:您和团队在产业规划的起草中,最终为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选定了哪些产业?

陈志明:这里要先谈一下我们对产业选定的依据和遵循。规划论证起草中,我们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与科学机制,提出了以六大原则引导的多层指标选择体系。即:适应原则,要与美好生活示范区产业发展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市场;特色原则,特色要明显,优势要突出;关联原则,产业关联度要大,经济带动性要强;生态原则,要平衡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需求原则,产业的现实市场需求要大,未来需求潜力可观;创新原则,创新能力要强,技术进步要快。

根据以上六大原则从产业本身发展层面及外部市场导向层面,构建了产业筛选模型并确定了产业选择的七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影响、外部发展潜力、政策支持、产业基础、竞争优势、投入产出和发展速度。整体采用专家评分法与客观数据赋分法,最终通过加权计算,选取适合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发展的银发产业细分领域,又通过产业筛选模型的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美好生活示范区备选产业包括:农业食品医药产业、银发用品研发制造、老年文化体育和娱乐、生态康养旅游、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及老年金融服务业。

记者:我们都知道产业链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产业布局将如何通过“铸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陈志明: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内的三张镇、阳郭镇及阎村镇具有丰富的农业种植资源及秦岭南麓天然生长的中医药资源,为美好生活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中医药相关产业提供了优势;片区和双创基地的食品加工企业相关资源,支撑了当地食品产业的发展;当地的棉布粗布制作工艺,为发展老年服装、鞋帽等产业奠定了基础;毗邻的高新区和经开区内的3D打印、酵素城等项目对发展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的高新科技制造加工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还可借助西安高校云集科研优势,构筑以互联网、信息化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的产业生态圈……总之,围绕优势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并通过策划多功能、多业态、多元融合发展的项目联通上中下游,最终构建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以银发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记者:与建设规划一样,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产业规划也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那么,此次产业规划中对产业发展过程有怎样的安排?

陈志明:规划落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健康生活、品质生活及幸福生活三阶段发展路径,我们在规划中提出构建临渭区美好生活示范区产业发展的631产业体系。即基础产业在空间结构上的占比为60%,主要以发展满足人民物质需求为主导的产业,包括农业食品医药产业、银发用品研发制造产业,实现健康生活的物质保障。辅助产业在空间结构上的占比为30%,主要以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主导的产业,包括老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生态康养旅游业,实现品质生活的文化需求保障。最后,培育产业在空间结构上占比为10%,主要以发展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主导的产业,包括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业、老年金融与保险业,构建实现个人精神需求保障。

记者:蓝图愿景已成,下一步的具体实践中,您对临渭区有哪些建议?

陈志明:我们希望临渭区在强化组织保障、规划保障、政策保障、机制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上下功夫,让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动”起来。只要党委政府和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达成思想共识,凝聚创业力量,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承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产业集群必将为渭南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渭南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创建志愿服务活动

渭南日报记者姚琼7月10日,渭南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在清扫活动过程中,党员干部志愿者还对部分群众...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浅谈化学课教学2020-07-15 00:35
猜你喜欢:
评论:(产城相融 “融”出新活力 就临渭区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访北大纵横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志明)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