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积区渭南镇辖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事找老陈聊聊,有事找老陈解决”,被渭南镇辖区居民亲切地称为“老陈”的便是渭南派出所民警——陈想杰。
4月27日,阴有刮风。
早上9点,记者到达渭南派出所时适逢陈想杰值班,他正在和同事一起整理装备,检查警车,等一切出警准备工作办妥后这才坐下来吃起了早餐,早餐是馒头就白开水,是前一天晚上备好的。
居民喊他“老陈”,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年龄大,而是因为他从大学毕业后就通过考试被分配到渭南镇工作,一干就是近8年,辖区居民跟他熟,有事没事都愿意找他。
陈想杰今年35岁,2012年1月进入渭南镇政府工作,2015年通过全省一万名警察招考考入渭南派出所,在镇政府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干过计生专干,当过驻村干部,跟居民熟络,与村干部配合默契,这给他日后的警察生涯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9点34分,馒头刚啃完,杯子里的水才喝了一半,所里的报警电话就响了,称一个面包车与一个大货车发生剐蹭,随后记者随陈想杰及其他值班民警匆匆赶往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大货车车身有一片漆被面包车蹭掉了,不严重但双方争吵不休,在陈想杰和同事的协调劝解下,双方很快达成共识,面包车司机当场同意赔偿大货车司机200元作为补偿。
从2015年进入派出所工作以来,陈想杰在与同事的配合下,调解邻里纠纷300余起,办理行政案件253起,侦破刑事案件104起,其中不乏让居民称赞、感激的案子:
2016年参与破获19辆摩托车盗窃案,抓获犯案人员6名,挽回群众直接经济损失4.2万余元;
2017年参与破获29辆电动车盗窃案,抓获犯案人员10名,挽回群众直接经济损失5.6万余元;
2018年参与破获入室盗窃10起,抓获犯罪分子3名……
在全所的努力下,2016年、2017年连续获得农村所绩效考核第一名,2018年全局20个派出所绩效考核第二名。
出警回来时已是10点25分,他没有歇息,坐在电脑旁,在网上处理完报警信息后,又忙着核实起“一标三实”工作,直到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
这位不速之客是陈想杰所辖片区的管控人员,来人50多岁,曾经因为伤人坐过牢,出狱后在陈想杰的开导和关怀下,他慢慢走出坐过牢的自卑,人慢慢地活跃了起来,闲的时候经常会找陈想杰聊天,有时候还会帮所里打扫卫生。
经常来找陈想杰聊天、办事的居民很多,他每次都是耐心聆听,尽力帮忙,他说,工作的时候他很有耐心,但对于家人亏欠很多。
渭南派出所辖区人口4.4万余人,民警8人,协警1人,人口多,警力少。陈想杰既参与办案,又是所里的内勤,工作繁琐复杂,比较繁重,有时候轮流值班时半个月都回不了在秦州区的家。
没时间陪孩子玩,没时间看望独自在老家的80岁父亲,连着4年在大年三十、初一值班……妻子工作也比较忙,照看两个孩子的重任全落到了70岁母亲的身上,等轮休回家时早已疲惫不堪,倒头大睡,看到穿着警服和衣而睡的爸爸,5岁的大儿子却在身边嘟噜着,“我长大了也要当警察。”
下午3点时,所里的报警电话又响了起来,辖区两个村民因为田地里浇水起了纠纷,陈想杰放下手里的活,又一次匆匆出警。由于有别的采访任务,记者不得不离开,后面联系得知,那天下午又接到了两起邻里纠纷案件,但都圆满解决。
“在繁华的城镇,在寂静的山谷,人民警察的身影,披着月光,迎着日出……”,回程时,电台里一首《警察之歌》唱出了警察的精髓,记者耳畔却想起了走时陈想杰说的那句话:派出所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第一防线”、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派出所工作的好坏事关公安工作全局,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一方平安。
新闻推荐
本报渭南讯(杨宾陈昕记者杨晶)近日,渭南市华州区组织5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前往浙江省委党校学习特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等课题探索...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