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闻 华州新闻 韩城新闻 华阴新闻 蒲城新闻 富平新闻 潼关新闻 大荔新闻 合阳新闻 澄城新闻 白水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渭南市 > 渭南新闻 > 正文

老康的甜蜜事业

来源:渭南日报 2018-10-12 01: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惠晓翠通讯员王秋萌

打开手机导航,输入“临渭区桥南镇岭西村”,记者一行从渭南城区出发,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约40分钟,来到岭西村探访养蜂人康恒杰。临渭区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康恒杰自学养蜂技术实现华丽转身,成为脱贫致富的榜样。

近80岁的老人怎么学会养蜂的?记者心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到达岭西村时,是9月28日早上9点多,村民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闲谝,四周绿意盎然,满目葱茏。

“大姐,您好,请问康恒杰家怎么走?”记者问道。

“你找老康啊,那可是我们村上的能人,以前是瓦工,现在是养蜂能人。”热情的村民边说边把记者带到康恒杰家。

“尝尝我家的蜂蜜,看味道咋样?”在康恒杰家,好客的他拿出自己储藏的洋槐蜜,招呼记者一行人。眼前的康恒杰精神矍铄,一点也不像年近八旬的老人。他拿出勺子舀了满满一勺蜂蜜,冲水后让大家品尝。

“算起来,我养蜂也有4年了,年轻时就喜欢养蜂,只是没机会去实践,没想到当初的爱好,到老了倒成为我生活的依靠。”康恒杰道出了自己养蜂的初衷。原来,年轻时他靠着泥瓦工的手艺,帮人盖房挣点小钱,日子不富裕却也过得去。近几年,他年龄大了没法再干泥瓦工,便琢磨着养起了蜜蜂。

为何选择养蜂这项看似“甜蜜”,但实则十分清苦的事业?康恒杰告诉记者,如今,他带着孙女过日子,年纪大了,无法外出,养蜂在家就能进行,所以抱着试试的态度开始养。

他第一次养蜂是在2014年6月,朋友送给他两箱蜜蜂,好学的他便靠着看电视、看书,学习养蜂技术。可两箱蜜蜂要么逃走、要么生病,第一次养蜂失败。

从哪儿跌倒,就从哪爬起来。康恒杰没有退缩,重新购买了3箱蜜蜂,把自家后院作为养蜂“基地”,开始了“创业历程”。汲取第一次的失败经验,这次他拿得准,不仅认真阅读了许多养蜂专业书籍,还经常与周围的养蜂专家交流探讨技术。3箱、6箱、8箱……2017年,他的蜜蜂繁殖到了21箱。渐渐地,左邻右舍找他买蜂蜜,还有不少家住城区的开车来买。一时间,康恒杰出了名,成了方圆几十里的养蜂“土专家”。他把自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更多人,当起了养蜂“老师”。

“走,到后院,我带你们去看看蜜蜂。”说话间,他拿起纱罩戴上,小心翼翼地揭开压在蜂箱上的砖块,一扇扇蜂脾便映入眼帘,上面密密麻麻地爬着蜜蜂。他慢慢地取出一扇蜂脾查看,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味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天没有蜜,要不还能给你们表演一下摇蜜呢。”

“康叔是个能人,他的蜜蜂养殖箱都是自己做的。去年卖了19箱蜜蜂、300多斤蜂蜜,下来能挣1万多块钱。”临渭区美丽办派驻村子的第一书记高华平,对康恒杰的养蜂事业也很关注。今年年初,高华平多次入户向老人宣传产业扶贫扶持政策,鼓励他继续发展蜜蜂养殖,并告诉他如果新购蜜蜂5箱以上,每箱可以获得一次性补助200元。得知区上的产业扶贫政策后,康恒杰又新购买了15箱蜜蜂,享受到了3000元的产业补贴。在销售方面,高华平正在积极联系电商,努力让“老康蜂蜜”走的更远。

采访结束时,记者笑着问康恒杰:“一旦开始网上销售,您这产量肯定不够,供不应求怎么办?”“不会的,我还准备再买30箱蜜蜂呢,放心,肯定能供上。其实,我觉得我还能干泥瓦工呢,只不过没人敢请了……”康恒杰笑了。

天上“飞来”财富,木箱“摇出”甜蜜。靠着养殖蜜蜂,康恒杰酿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甜蜜新生活。

新闻推荐

渭南华州区重拳出击治污降霾

阳光讯(记者赵雷刚通讯员杨宾杨建华)近年来,渭南市华州区把治污降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康的甜蜜事业)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