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菊玲
6月6日是第23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日益流行,人们的用眼强度越来越大,学生族、白领族每天对着电脑、手机,经常会感觉眼睛干涩、发痒,长时间用眼,会引发视疲劳。如果不加以重视,则会引起近视。那么,近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又该如何矫正……
近视的分类:
屈光性近视指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在正常范围。
轴性近视指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24mm),角膜和晶状体曲率在正常范围。
近视的形成原因:
原因一:用眼距离过近
青少年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但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形成屈光性(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发展成为真性近视。
原因二:用眼时间过长
有些青少年看书、写字、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看远处感到模糊,从而形成近视。
原因三: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
有些青少年贪看小说,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驶的车辆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辆在行驶,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原因四:使用手机、电脑无节制
许多家长给孩子配备了手机,家里也买了电脑。由于电子产品具有趣味性,加上孩子自律性不强,使用起来没有节制,眼睛自然容易疲劳,从而引发近视。
原因五: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以上两种情况均使眼睛容易疲劳,眼睛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原因六:饮食因素
眼球在生长发育期间,膳食结构不合理或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可诱发近视的发生与发展。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可诱发近视,如过多的食用糖。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营养缺乏或偏食都可使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A、VB2、VB1的缺乏也是形成近视的诱发因素。
原因七:其他因素
1.胎内期的影响
母体健康与否,与胎儿近视也有关系。如果母亲怀孕时患有妊娠血症、流感、荨麻疹、酒精中毒等病症或早产等,均可促使胎儿近视。
2.体质因素的影响
身体体质因素与青少年近视也有密切关系,如果青少年身体体质基础差,或者患有急性、慢性传染性疾病,如麻疹、高热、天花、肺炎或者营养不良、体质衰弱,均可诱发近视和促使近视加深发展。
3.农药因素的影响
据有关报道,近年来使用有机磷农药日益增多,有可能促进近视眼的发生。
4.噪音因素的影响
噪音对视力的影响主要是破坏了维生素的平衡,尤其是维生素B、维生素E减少。经研究发现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现象。
近视眼的预防:
1、阅读时头部宜稍向前倾,但不可过于俯视以免发生头部或眼部淤血。躯干宜取正坐姿势。
2、桌椅要符合人体生理高度,使被视物体与眼之间的距离在30厘米以上,卧床或行车走路时阅读等不良习惯应避免。
3、印刷品必须鲜明,字体大小适度;如用铅笔书写以硬性浓黑者为好。
4、近距离作业必须充分照明,灯光须在左上侧方并避免一切暗影。
5、避免太阳直射光线及一些炫目强光。看书光线应适宜,读书写字姿势是关键。
6、饮食方面,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素的摄取,控制糖和脂肪的摄入,增加纤维成分的含量,补充微量元素。
此外,每天户外光照至少两小时,一周户外光照不少于10小时,能有效预防青少年近视,使近视发生率降低10%。加强体育锻炼,多做适宜的、规律的户外活动,如:游泳、跑步、健身操。眼保健操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总之,我们应该做到三要、三不要。
●三要:
(1)要坚持做好眼保健操。(2)要注意用眼卫生。(3)要注意劳逸结合。
●三不要:
(1)不要在光线暗弱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
(2)不要躺卧、走路或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3)不要总是玩游戏,一定要保护好眼睛。
并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如有下降,应速予诊治,必要时佩戴眼镜,不正确的戴镜方式或可造成近视度数过快增长。
近视矫正的方法:
近视矫正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
(一)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主要使用由玻璃、树脂材料制作的球镜、柱镜或球柱镜。球镜用于矫正单纯远视或近视,柱镜或球柱镜(现多为环曲面),用于矫正散光。框架眼镜的特点是安全、简便、经济。
(二)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分为软性接触镜和硬性接触镜(硬性透氧性接触镜RGP)。
软性接触镜的特点是验配简便、配戴舒适,种类分为传统型、定期更换型、抛弃型。缺点是易产生沉淀物,配戴不当易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并发症。
硬性接触镜(硬性透氧性接触镜RGP)的特点是透氧性强、抗蛋白沉淀,护理方便、光学成像质量佳、矫正散光效果好,但因验配较复杂,佩戴者需一定适应期。一些特殊设计的硬镜还可用于某些眼疾的视力矫正,如圆锥角膜、不规则角膜。
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相比优势是:
1、视野真实
2、棱镜效应非常小
3、无炫光
4、放大率非常小、事物真实
5、运动时更安全、方便角膜塑形
角膜塑形是通过配戴一种特殊设计(逆几何)的硬镜使角膜中央区逐渐变平坦、对光线的曲折力变小,从而达到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和提高裸眼视力的非手术方法。
角膜塑形镜的适用人群:
1、年龄大于8岁,个人卫生良好,依从性好。
2、眼部无眼病,如角膜炎、结膜炎、青光眼/干眼症、严重沙眼等。
3、角膜中央厚度大于460um。
4、眼压应在正常值范围内介于10~21毫米汞高之间。
5、瞳孔大小正常,不能过大。
6、无免疫力低下的疾病。
7、近视度数降幅不能超过600度。
(三)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的适应症:
1、排除眼部疾病,眼压和泪膜正常。
2、年龄在18周岁以上。
3、屈光力矫正范围:近视-1.00~-12.00D,远视+1.00~+6.00D,散光600D以下,且近两年屈光状态稳定(每年变化在0.50D以内)。
近视眼配镜的几个问题
1.近视眼配镜后需要经常戴吗?
这要根据人们的工作、学习的需要,屈光度数的大小以及工作环境来决定。一般认为:
(1)有近视的青少年,无论看远看近应戴镜。
(2)成年人<3.00D的轻度近视,非近距离工作者,看近时可不戴眼镜,看远时应戴镜。
(3)中度近视眼(-3.00D~-6.00D),且伴有散光者,应经常戴镜。
(4)高度近视眼,无论有无散光,均应经常戴镜。
(5)散光眼(超过-1.00DC)原则上应经常戴镜。
2.戴眼镜会不会越戴越深?
有的人怕戴眼镜后,近视度数会越戴越深,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其实戴眼镜后的度数加深,主要与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球本身前后径变长等因素有关。
(1)有人随便借别人的眼镜来戴。
(2)有的人配了眼镜后仍不重视用眼卫生,写字或看书距离仍然很近,阅读时间太久。
(3)有的人把戴眼镜作为一种负担,有时戴有时不戴,会使近视度数加深。
(4)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称为病理性近视。虽然经常戴眼镜,近视也会不断发展,度数也逐渐加深。
3.屈光不正一定要配镜矫正吗?
如果远视力已经很差,看远时需眯眼才能看清,或眯眼亦不能看清,需要配镜;国际标准要求视力低于0.5时即应该配镜。
中度近视应该配镜;高度近视必须配镜;散光眼必须配镜。
总之,配镜的时机选择应是以不影响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宜。
关于框架眼镜的错误观念
戴上就摘不下来了;眼镜越戴近视度数越高;看远戴看近不戴;看黑板戴,其他时间不戴;近视度数涨了,继续戴以前的眼镜;一副眼镜使用很长时间。调查显示:
近视欠矫,不但不能让近视度增加缓慢,反而要比正常戴镜增加更快!欠矫正会刺激近视度增加。所以,要相信科学,合理用眼,必要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才是控制近视的有效方法。(作者系渭南市眼科医院执行院长)
新闻推荐
小记者任帅 今天我们渭南日报小记者们来到了渭南市图书馆的九楼学习剪纸。刚开始我以为...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