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褪色的照片,似乎带给我一点怀念。记录着五彩缤纷的童年以及家乡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据我爸妈说,渭南市曾经可不是这个名字,是叫渭南县,随着时代变迁,经济飞速发展,县也逐渐脱胎换骨,发展成了市。
我年幼时,家乡像是一件有一点儿俗气的衣裳,朴实、简单。清晨时分,天蒙蒙亮,耀眼的太阳还没有爬上高高的山坡,人们就早早起了床,老人们打打太极、松松关节;年轻人简单梳洗一下就出门干活去了;小伙伴们似乎也不是所谓的“懒虫”,在门前唱唱歌、打打沙包、滚个铁环。在孩子们的欢闹声中,阳光逐渐照暖了渭河,好不生机勃勃!
正午时分,吆喝声,欢闹声,充溢在整条街道上,送信的叔叔骑着单车在空荡的街道上飞驰,隔壁大爷在巷尾卖着美味,孩子们无忧无虑在路边玩耍打闹。夜里,大家早早地进入了梦乡,丝毫没有熬夜这一说。
回忆起曾经家乡的生活,与现在真是天壤之别。如今经济飞速发展,高楼大厦即将冲破云霄,电子产品,游戏娱乐接连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不过,现在的生活较以往真的“完胜”吗?作为一个零零后,我喜欢现在的生活,憧憬未来,但也怀念曾经的生活,怀念曾经的点点滴滴,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
家乡变了。有些东西较以往得到了提升,但是有一样东西,钻石也没它珍贵,白莲也不及它优美,即使再大的变化,它也不会变,它永远是我生活里最璀璨的那颗星,那就是——童年的家乡生活。
指导老师:刘晓庆
新闻推荐
渭南日报大型公益采访活动启动 “跟着黄河走”——把渭南文化融入世界
本报讯(记者孙小龙)6月1日,渭南日报“跟着黄河走”大型公益采风团启程,向黄河源头进发。这是本报继2009年“...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