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秀玲杨俊丽)为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推动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和广大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渭南市与临渭区司法局共同开展了第二届“文明城市、普法先行”系列普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8月4日,市、区司法局党组领导带队,机关干部、律师50多人组成6组分入南塘、惠园、红旗等6个居民社区,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推动“法律九进”常态化。这次活动除重点宣传了宪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当前法治建设中维护社会稳定、诚信体系建设、城中村改造、安全生产、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等“热点”“难点”以及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的法律法规以外,还重点宣传了即将实施的《民法总则》和刚刚颁布的《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通过开展一场法治报告会、一次普法问卷调查、一场法律门诊、法律有奖问答等形式,覆盖面涉及临渭区6办54个社区。
家住惠园社区的王女士失了业,又遇到劳务纠纷,一筹莫展之际,朋友推荐她关注了“法润东秦”普法公众平台,里面有普法资讯、有普法游戏、讲堂、律师以案释法、普法秦腔、快板,居然还有法律咨询和服务,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她拨通了上面留下的法律服务电话“12348”,电话那端是渭南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她的情况,认为她符合援助条件,告知她需要准备的材料,预约好登记办理时间。
一个电话,让困扰了王女士几个月的问题得以解决,面对记者,她连连说:“真是想不到”。“我要为司法局这种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点赞!”
这是渭南市司法局今年以来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的一个缩影。
“七五”普法以来,渭南市按照普法规划要求,以城市法治文明创建为主线,通过“四转变四提升”,进一步处理好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与提升城市文明素质的关系,提高了全民法律意识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在普法机制上,由单独普法向联合普法转变,提升普法联动性。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统揽协调、监督考核职责,落实党委政府普法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率先将法治宣传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落实国办《关于下发“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率先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构建条块结合、联动推进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二是在普法方法上,由单向普法向互动普法转变,提升普法针
对性。注重普法的针对性与参与
度,针对领导干部、普通群众、青
少年、贫困人群等不同群体,分
别开展“法润东秦大讲堂”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有奖知识问答”、新媒体“快乐普法”等活动,实现了按需普法、精准普法,提升受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三是在普法载体上,由传统普法向新媒体普法转变,提升普法覆盖面。打造创新型媒体阵地,以“互联网+法治宣传”为新平台,拓展法治宣传公共空间,改版升级普法微信公众平台,组建“普法微集群”,采用“1+15+x”的构架,实现普法宣传矩阵式全覆盖的信息管理体系,形成“依法治市办搭台,社会各界齐唱戏”的联动普法模式。四是在普法方式上,由突击普法向常态普法转变,提升普法实效性。将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开展“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等普法宣传活动,27家市直重点普法单位深入城市社区农村等广泛宣传各自领域的专业法律法规,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会治安、劳资纠纷、利益补偿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公益普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微电影,法治快板、秦腔、老腔、书画等法治文化熏陶,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全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新闻推荐
渭南市文广局今年以来,市文广局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廉政教育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文化广电行业优势,广泛开展群众性廉洁文化建设活动和舆论引导监督作用,积极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廉洁高...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