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里子”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6年12月29日,渭南高新区3D产业园内分外热闹,在这一天,位于园区内的天臣新能源二期生产线建成投产,同时三期工程也同日开建,除此之外,帝亚一维总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签约落地,渭南的新能源、3D打印等为代表的项目已经占据了产业前沿。
面对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压力,渭南能吸引来一个个大项目,这一切得益于对市场的敏锐和转型升级的决心。为实现这一目标,渭南提出以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地、现代农业示范地、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大关中东部区域中心城市“三地一中心”为重点,并将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五大产业作为今后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坚持集群发展,打造能源化工、有色建材、新能源新材料3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培育食品医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三个500亿元产业集群。
为让项目落地,渭南从融资、财政、税收、研发、人才引进、员工子女教育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通过打造硬件和软件服务支持发展。同时渭南还落实项目包联、例会通报、挂牌督办、跟踪问效等制度,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各种干扰破坏行为,高新区始终采取“零容忍”态度,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确保了新签约项目的顺利推进。
2016年渭南全年先后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16个,累计投资827.6亿元,年初确定的23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1.1亿元,110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任务,48个项目目前已经提前建成投产或运营。
给足“面子” 全民共享发展果实
春节临近,很多从外地回到渭南的人觉得越来越有“面子”:扎眼的棚户区变成了一座座现代化小区和商业综合体,曾经的断头路被打通,市内的绿地公园越来越多,购物、上学、就医、出行、娱乐都变得方便。这一切源于渭南坚持用发展成果办好民生实事,在推动共建共享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发展中的变化,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2016年渭南在中心城市建设的138个项目上完成投资141亿元,水热气电等基础设施占到70%。随着渭东新城建设启动,城区五马路、民生中路等6条街道建成通车,随着北水厂、华能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困扰渭南城区部分地方水、热问题将彻底解决。不仅如此,渭河小学、双王中学等6所学校建成招生,市儿童医院门诊楼、市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乐天大街、高速路西出口改造工程完成,渭南城市品位逐步提升。
2016年渭南全市3.25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开工,全市4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住房2.4904万套。而在县城建设上,渭南市全年各县市区开工建设102个项目,县城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40平方公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从2016年12月以来,渭南市还以“生态、宜居、诗意”为主题,按照“一街一景”的思路,城区内主干道分别以“春”“夏”“秋”“冬”、“三贤”文化、“诗意的栖息”为主题,全面提升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的绿化美化。此外,渭南以“东扩、北跨、西融、南优”为城市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了沋河东区改造、城区三桥入口景观改造等工程,极大地拉升了渭南城市品位。
农村变脸 旧貌换上新颜
干净整洁的村道、花团锦簇的房前花园、功能齐全的广场……走进渭南80%的农村这是“标配”,很多人都说穿行于村里,犹如走在公园里。
渭南的发展,始终坚持城乡同步。2016年渭南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乡村居住条件,提高了乡村“颜值”。从2016年3月到6月,渭南在全市几乎所有村组进行村容村貌大整治,对道路、河渠两侧的乱搭乱建、草堆、砖堆、沙石堆、土堆、粪堆、垃圾堆进行彻底清理,同时渭南结合各村实际,统一标准,实施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因地制宜植树栽果、种草育花,搞好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在离城镇较远、人口密集的村庄进行污水集中处理,普及农村无害化厕所,实施太阳能热水器示范村整村推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解决农村用电问题,广场、医院、银行、敬老院这些基础服务设施也在广大农村铺开。
渭南的发展,始终将富裕、宜居、生态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行动,全年累计完成造林绿化63.9万亩。此外渭南还加快河流沿岸绿化,采取沿岸营建防护林、沿线建设湿地公园模式,新建黄渭洛三河沿岸生态防护林5.6万亩,通过持续开展荒山荒沟荒沙绿化,累计完成荒山荒沟荒沙绿化43万亩,全市新建农田林网3.2万亩。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宁纪军冯红林)春节将至,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启动节日期间的保障供电预案,加强电网设备巡视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全力确保节日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目前,渭南电...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