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冰剑 韦懿
“这相当于给市民购买的每一份肉和蔬菜贴上了‘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包含了肉、菜的全部信息。”市商务局工作人员口中的“身份证”,是渭南市建立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中包含追溯信息的购物小票,市民可凭借此小票查询肉类蔬菜的流通过程,以便在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维护自身权益。目前,该体系正在试运行当中。
近日,记者在新区长丰市场看到,无论是购买蔬菜还是肉类,在称重、出票后,不少市民都拿出手机扫描追溯二维码。有市民向记者展示,扫描后手机上会显示出相应的流通信息。“我店里现在就用的是追溯电子称,有些人来就要求用这个称称,这称用着方便,大家也都放心。”长丰市场一肉铺老板说。“如今,咱们建起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议市民买肉买菜时,主动索要购物小票,小票上肉类的追溯信息可保留一个月。”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说。
目前,渭南市已在城区范围内建起了肉菜流通追溯城市管理平台、运行指挥中心和多个流通节点追溯子系统,形成了完整的肉菜流通追溯“171”体系,涵盖1个城市管理平台、7类流通节点和1套远程视频监控体系。同时,渭南市还将肉类追溯链条延伸到了养殖环节,达到“源头控生产、加工控质量、批发控流向、零售控准入”的肉菜流通安全信息链条和责任追溯链条,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徐路距离中秋节还有半个多月,月饼也已经进入销售旺季。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今年是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新版GB/T19855-2015《月饼》新标准实施后的首个中秋节,新标准严格要求商家...
渭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渭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