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项目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在渭南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抓好项目建设,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之策,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继续引进重大项目,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加快渭南转型升级步伐。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渭南市坚决落实中省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投资拉动,采取领导包联、集中开工等措施,强化项目建设推进力度,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规模、完成进度位居全省前列。成绩令人振奋,经验更显珍贵。下半年,我们要继续紧紧抓住新开工项目不放松,下大力气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实现重大突破,支撑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的完成。
要抓项目策划强储备。继续紧密结合中省供给侧改革等政策机遇,重点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跑京赴省引进央企省企,积极主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咨询机构联系合作,高质量地策划一批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也要加大信息捕捉和项目对接力度,主动协调服务,力争形成“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实施一批”的格局,支持“十三五”重大项目尽早启动实施。
要抓项目推进促进度。市级包联领导要深入项目现场,了解情况,现场办公,解决难题。各县(市、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重点围绕未开工以及进展缓慢的项目,逐一排查原因,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争取完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督促年内竣工项目尽量按时间节点建成投用。
要抓要素保障促服务。环境和生产要素是项目开工的必备条件,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定期深入重点项目现场,专题研究推进重点项目,逐项目核实土地、资金缺口,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衔接沟通,确保新建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实施,组织开展银企项目对接洽谈活动,进一步搭建民间资本投融资平台,最大可能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要抓考核督办提质量。要组成联合督查组,针对突出问题,督促县(市、区)责任落实,对市级领导包联的重点项目,分期分批在相关媒体进行公示;制定重大项目策划意见和惩处激励措施,对迟迟不开工建设或者进展缓慢的项目,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要求,采取相应处罚措施,确保项目按期按计划推进实施。
成绩已是过去,理当总结经验;挑战风险犹在,更需闯关夺隘。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攻坚、加快追赶超越的关键之年,我们一定要始终牢牢抓住项目不放松,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有效较快增长,为“十三五”期间渭南经济发展构筑强有力的支撑。
新闻推荐
59、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是:(一)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二)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