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为了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委人才办联合本报特开设《人才风采》栏目,旨在通过深入挖掘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揭示优秀人才的成长心路,展示优秀人才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促进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全市上下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加速形成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助推渭南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本报记者张晓玲
“把这条雨水冲刷的沟壑填补上。再在下面挖一个临时排水沟,这样雨水夹带着泥土流下去不至于漫灌田地,影响庄稼生长。”
6月28日下午,在310国道临渭区蔡郭村段公路建设施工现场,渭南市公路工程建设处处长、支部书记、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王孝贤给施工项目经理指正着存在问题,防患于未然。
“轰隆隆……”一台大型压路机正在碾压着新垫铺的土层。铺土、碾压,一层一层地进行,最终达到和原路面齐高,这就是高填方路段,称为碾压区。俯视,路段侧面呈斜坡状,经雨水冲刷后,形成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沟壑,紧下面是泥浆带,然后是绿色的农田。
再来到紧西边的赤水桥灌桩施工现场,剩下最后一车混凝土,桥的桩基就灌完了。王孝贤给现场人员再三叮咛:“你要盯紧,守在这里,层层把关,确保质量。”
烈日当头,闷热难耐。工地上,工程进展、交通分流,井然有序。王孝贤脸上的汗水往下淌,脊背湿透了,紧贴着衬衫,藏蓝色的裤腿布满了尘土,黑色的皮鞋变成了土白色。
这就是王孝贤,把工地当成办公室,一天三晌泡在工地,督促进展,监督质量,修正问题,查漏补缺。按理说,已经是处长的他,在办公室规划部署、下达指标就行,但他就是心牵工程,离不开公路。
渭南市公路工程建设处项目副处长郭健说:“他学的是公路工程管理,20多年一直干的是公路建设工作。在我们的心里,他不仅仅是领导,更是专家、导师,还是益友。他热爱公路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
还记得2013年3月,在108国道渭南至大荔段一级公路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王孝贤双腿骨折。为确保工程质量并如期完成,要举办全省试点示范并推行的“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的“五化”观摩现场会……一项都不能延误,一个都不能耽搁。
轻伤不下火线,接连三次手术。每次手术后,王孝贤都坚持在病房办公,问进展、听汇报、改材料、做安排,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工友走后,王孝贤和同病房的病友、颈椎受伤的渭南市公路工程建设处项目副处长郭健谈着工作,说着工程,似乎不是病人。深夜,受伤的腿打着石膏不能动,王孝贤闭着双眼、眉头紧皱,疼痛感阵阵涌来,发出揪心的呻吟。
第二天,王孝贤像没事一样,看不出一点痛苦,和工友说着他给公路基层和路面施工两侧使用钢模的想法。这样可以防止二灰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在碾压时向外跑,同时保证了边缘处的压实度和厚度。如此算来,有三大好处,提高质量、加快进度、节省材料。同时,钢模一次投资,多次使用,可以节省10倍以上的资金。
善钻研、肯动脑的王孝贤,在项目工程上不断创新思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工程技术上的难点。双机联铺、钢筋定位架、自动喷淋养生、智能数控张拉和水泥冷再生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
事实说明,科学管理、创新工作,就是效益。这次工程,钢模的成功运用,再一次验证了王孝贤设想的正确性和估算的准确性,也给了他继续探究公路新课题的勇气和热情。他又给自己制定了两个科研题目,一个是桥面铺装环氧乳化沥青黏结剂研发及层间设计研究课题,一个是干线公路大中修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目前,正筹划研究应用到正在进行的310国道渭南至华阴一级公路项目中。
屈指算来,王孝贤带出的业务骨干有6个,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承担的渭南市公路工程重大项目有8个,每个项目都可以称得上样板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司机小赵说:“上级领导把一个个大工程交给我们处长,两个字——放心。为啥?把事当事,一身正气。”
每个项目工程实施时,王孝贤都要走访群众,哪里需要加护栏、做水沟、砌挡墙,他都一一记下来,调整设计方案,为沿线群众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做到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他在日记中这样写着:“我以我心写忠诚,我要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新闻推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全面推进市域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用新理念武装思想、指导实践,以系统思维、改革精神、...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