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沛华文/图
这是一个盛产明星的时代。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行业明星、天皇巨星。
但是,我心中的“三颗星”却是一介草根,他们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巨大的毅力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自己增加收入,为救死扶伤传经送道,努力攀登新时代的高峰。
我心中的“三颗星”分别是张攀、王攀、赵攀。共同点都是“80后”,相同点都是“光葫芦”,名字中都有向上攀登的“攀”字。不同点,一个是“羊倌”,一个是“鸡头”,一个是红十字会的志愿者。
先说说“羊倌”张攀:张攀1986年出生在临渭区阳郭镇,这里山高沟深,是临渭区南部塬区贫穷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张攀曾先后在蒲白煤矿和北京打工,并获得了自己的爱情,后在妻子张亚芳的鼓励下,两人怀揣着梦想,回到家乡临渭区阳郭镇胡寨村侯家组,创建了张攀养殖场,开始了信天游的“羊倌”生活,如今他拥有100多只羊,500多只鸡,在全村第一个拥有了小汽车,第一个开起了淘宝网店,给小山村带来了活力,努力为贫困山区脱贫寻找出路。
远离都市里的喧嚣,面对悠然见南山的寂寞,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张攀是大山深处升起的一颗创业明星。
再说说王攀:王攀1987年出生于临渭区阎村镇卢王村,毕业于南方一所名牌大学,打过工,经过商,在外打拼多年。
最终,王攀选择了回家创业,开始驯养七彩山鸡。
王攀从山东购买了2000多只鸡苗,在临渭区林业局申请了特种养殖执照,经过努力学习,发现禽类的疾病为呼吸道和肠道两大类,严防布控,七彩山鸡的养殖大获成功。成功不忘父老乡亲,随后王攀成立了翔瑞野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心带领乡亲一同脱贫奔小康。
如今,王攀在村外建起20多亩大的一个养殖场,不但养鸡,还孵化鸡苗,引进的300多只孔雀也茁壮成长,奇特的是他还用监控加互联网认领销售孔雀和七彩山鸡。他将现代化的养殖业做得风生水起,被临渭区评为“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
最后说赵攀:赵攀生于1985年,是渭南市红十字会一位工作人员,他毕业于渭南市职业技术学院中医专科。
几年来,赵攀始终坚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他把目标选择在向广大志愿者传授救护知识上,已有2000多名志愿者接受过赵攀的业务培训,先后有数名突发性伤员和病人被志愿者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2015年赵攀被陕西省红十字会评为宣传工作优秀个人二等奖;渭南市红十字会优秀党员;技能评比优秀等次荣誉称号。
赵攀在红十字会精神的鼓舞下,将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得淋漓尽致。
新闻推荐
亲爱的读者,您如有健康方面问题,请拨打本刊健康热线13891360120或者关注@渭南日报-健康周刊新浪微博提问,我们将邀请相关专家解答。...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